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此儿行重寄明卿》
《此儿行重寄明卿》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古风

我闻南康大如斗,明卿佐理常什九。

昨日中丞抗疏荐,贤声辄满朝廷口。

豫章计吏入图事,爱君未敢援以手。

小臣怜才上白状,相公良久疾其首。

量移亦已从浩荡,不然径逐此儿走。

谁知片言触忌讳,毕竟功名成掣肘。

丈夫失意分自当,穷来傍人人避藏。

苦我折腰骨太劲,看他伏谒项能强。

纵令慢世无不可,似尔干时岂所长。

莫作拂衣少年态,宦游须使及春阳。

大舒楚歌小舒舞,是处江山好断肠。

王郎至今栖北海,帐前万骑绿沈枪。

(0)
鉴赏

这首诗《此儿行重寄明卿》由明代诗人李攀龙创作,通过描绘南康地方官员的升迁与命运起伏,以及对友人明卿的深切关怀,展现了官场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

诗中首先提到南康地区官员的选拔与治理情况,强调了“明卿佐理常什九”的高效治理,接着引入中丞的举荐,使得贤名传遍朝廷。豫章的计吏虽有图谋,却不敢轻举妄动,表现出对明卿的敬畏。小臣则因爱才之情,向相公呈上奏状,相公对此深感不满,显示出官场中的权力斗争和人际关系的微妙。

随后,诗中描述了明卿可能面临的仕途变动,无论是“量移”还是“径逐”,都暗示了其命运的不确定性。然而,一句“谁知片言触忌讳,毕竟功名成掣肘”揭示了官场中言语不慎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以及明卿在官场中所面临的束缚。

接下来,诗人通过“丈夫失意分自当,穷来傍人人避藏”表达了对明卿遭遇的同情,同时也暗示了官场中的人情冷暖。面对困境,“苦我折腰骨太劲,看他伏谒项能强”则展现了明卿坚韧不屈的性格,即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尊严。

最后,诗人劝告明卿不要过于激进,应顺应官场的规则,同时表达了对明卿才能的肯定:“纵令慢世无不可,似尔干时岂所长。”并鼓励他保持乐观态度,享受宦游的乐趣:“莫作拂衣少年态,宦游须使及春阳。”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官场的复杂性,也体现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人性的深刻洞察。通过明卿这一角色,诗人探讨了个人在官场中的生存之道,以及如何在逆境中保持自我,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山斋

山斋朝雨竹光匀,茶灶催添石火新。

对语黄鹂真不俗,飞来白鹭净无邻。

辞荣岂敢要时论,赏静犹应愧古人。

报道林河春涨起,少须重理旧丝纶。

(0)

夜坐,有怀舍弟在江右,别来凡阅九冬至矣

天边此夜逢冬至,江表频年望客还。

谬戴词林深雨露,却怜棣萼远河山。

周流本已违长策,趋走那堪益厚颜?

何日求田归计定?一尊松下咏间关。

(0)

寄武夷杜征君

洞居清隐士,时接武夷君。

旆影岩前见,山香石上闻。

不为圭组累,焉有市朝分?

暂得同麋鹿,终朝试与群。

(0)

雪观雨后对薜老峰

高阁飞雨过,新凉连海隅。

竹溪鱼板集,松寺鹤巢孤。

吏隐非兼得,登临适自娱。

盛名苏季子,犹是老征夫。

(0)

三山对月,怀山寿

豫章千里月,渐解向天高。安得山儿慧?

能知海客劳。榕城咽韵鼓,竹馆净香醪。

何日书帷下?清辉映凤毛。

(0)

赠别李太祝还广平省亲

六祝周遗礼,千官汉盛仪。

声名无此达,少壮任君为。

孤戍程虽迫,萱堂拜恐迟。

都门四月别,愁杀万黄鹂。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