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千里月,渐解向天高。安得山儿慧?
能知海客劳。榕城咽韵鼓,竹馆净香醪。
何日书帷下?清辉映凤毛。
豫章千里月,渐解向天高。安得山儿慧?
能知海客劳。榕城咽韵鼓,竹馆净香醪。
何日书帷下?清辉映凤毛。
这首元代范梈的《三山对月,怀山寿》描绘了千里之外豫章之地的明月逐渐升高,引发诗人对远方山儿的思念和对其智慧的赞美。他想象山儿能理解海客的漂泊艰辛,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榕城的鼓声低沉而韵律动人,竹馆中则散发着清静的酒香,诗人期待着与山儿共赏这明亮的月光,清辉洒落,映照着他的期待和对友人才华的赞赏。整首诗情感真挚,画面生动,富有诗意。
茅檐无声风不起,误喜夜来雨应止。
开门送眼忽心惊,失却前山万堆翠。
江南只说浙西山,更令著雪与人看。
诸峰尽处一峰出,凛然玉立最高寒。
溪声细伴吟声苦,客心冷趁波心去。
掉头得句恐天嗔,且唤征夫问前路。
东风吹我入锦幄,海堂点注燕支薄。
不论宜雨更宜晴,莫愁倾国与倾城。
半浓半淡晚明灭,欲开未开最奇绝。
只销一线日脚红,顷刻千株开绛雪。
伟哉诗人桑苧翁,持杯酌酒浇艳丛。
坐看玉颊添醉晕,为渠一醉何须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