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绪日摇摇,百年徒鼎鼎。
浮生不足言,大梦真难醒。
惜往漫抽思,悲回孰共謦。
秋兰既已摧,寒松嗟独挺。
岂谓冬复春,春风自东迥。
春来人不知,深忧如宿酩。
转眼及春三,有律名姑洗。
乍闻萍始生,所畏虹初炯。
每旦视牵牛,谁酌天河泂。
尽洗郁萌中,一向愁波拯。
春风忽去来,我意终平等。
持此问春风,春风或首肯。
羁绪日摇摇,百年徒鼎鼎。
浮生不足言,大梦真难醒。
惜往漫抽思,悲回孰共謦。
秋兰既已摧,寒松嗟独挺。
岂谓冬复春,春风自东迥。
春来人不知,深忧如宿酩。
转眼及春三,有律名姑洗。
乍闻萍始生,所畏虹初炯。
每旦视牵牛,谁酌天河泂。
尽洗郁萌中,一向愁波拯。
春风忽去来,我意终平等。
持此问春风,春风或首肯。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的《春山八事(其七)春风》。诗中描绘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深切感受和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
首句“羁绪日摇摇,百年徒鼎鼎”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纷扰与无奈,仿佛在感叹人生的短暂与无常。接着,“浮生不足言,大梦真难醒”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生命意义的追问,暗示人生如同一场难以醒来的梦境。
“惜往漫抽思,悲回孰共謦”则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忧虑,诗人似乎在思考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寻找到真正的价值与意义。“秋兰既已摧,寒松嗟独挺”通过对比秋兰的凋零与寒松的坚韧,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不屈。
“岂谓冬复春,春风自东迥”描绘了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春天的到来如同春风自东方吹来,带来了新的生机与希望。“春来人不知,深忧如宿酩”则表现了春天悄然而至,人们或许并未察觉,而诗人内心却充满了深深的忧虑。
“转眼及春三,有律名姑洗”描述了春天的进程,随着节气的变化,万物复苏。“乍闻萍始生,所畏虹初炯”则捕捉到了春天的细微变化,如水面上开始生长的浮萍,以及初现的彩虹,这些都预示着春天的勃勃生机。
“每旦视牵牛,谁酌天河泂”通过观察清晨的牵牛花,联想到古人对天象的观测,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感与好奇。“尽洗郁萌中,一向愁波拯”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春天的洗礼,消除内心的愁苦与困惑。
最后,“春风忽去来,我意终平等”表明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与对生命态度的平和。“持此问春风,春风或首肯”以问春风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深敬仰与渴望理解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时间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
溪流汤汤,山容林林。公行于亭,鼓瑟鼓琴。
山禽聒聒,溪石崒崒。公休于亭,左经右律。
山有佳木,侯薪侯蒸。寻尺之木,厦屋之楹。
渒彼容苀舠,蒸徒以顾。屹尔中流,恢我王度。
公无恋斯,民无去思。百里之闿,千里之畿。
背日踏寒影,归程路觉长。
水流逢石响,花晚度秋香。
前去多林莽,新传有虎狼。
行行应勿缓,掠面已风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