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山八事·其七春风》
《春山八事·其七春风》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古风

羁绪日摇摇,百年徒鼎鼎。

浮生不足言,大梦真难醒。

惜往漫抽思,悲回孰共謦。

秋兰既已摧,寒松嗟独挺。

岂谓冬复春,春风自东迥。

春来人不知,深忧如宿酩。

转眼及春三,有律名姑洗。

乍闻萍始生,所畏虹初炯。

每旦视牵牛,谁酌天河泂。

尽洗郁萌中,一向愁波拯。

春风忽去来,我意终平等。

持此问春风,春风或首肯。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的《春山八事(其七)春风》。诗中描绘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深切感受和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

首句“羁绪日摇摇,百年徒鼎鼎”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纷扰与无奈,仿佛在感叹人生的短暂与无常。接着,“浮生不足言,大梦真难醒”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生命意义的追问,暗示人生如同一场难以醒来的梦境。

“惜往漫抽思,悲回孰共謦”则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忧虑,诗人似乎在思考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寻找到真正的价值与意义。“秋兰既已摧,寒松嗟独挺”通过对比秋兰的凋零与寒松的坚韧,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不屈。

“岂谓冬复春,春风自东迥”描绘了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春天的到来如同春风自东方吹来,带来了新的生机与希望。“春来人不知,深忧如宿酩”则表现了春天悄然而至,人们或许并未察觉,而诗人内心却充满了深深的忧虑。

“转眼及春三,有律名姑洗”描述了春天的进程,随着节气的变化,万物复苏。“乍闻萍始生,所畏虹初炯”则捕捉到了春天的细微变化,如水面上开始生长的浮萍,以及初现的彩虹,这些都预示着春天的勃勃生机。

“每旦视牵牛,谁酌天河泂”通过观察清晨的牵牛花,联想到古人对天象的观测,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感与好奇。“尽洗郁萌中,一向愁波拯”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春天的洗礼,消除内心的愁苦与困惑。

最后,“春风忽去来,我意终平等”表明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与对生命态度的平和。“持此问春风,春风或首肯”以问春风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深敬仰与渴望理解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时间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新亭

溪流汤汤,山容林林。公行于亭,鼓瑟鼓琴。

山禽聒聒,溪石崒崒。公休于亭,左经右律。

山有佳木,侯薪侯蒸。寻尺之木,厦屋之楹。

渒彼容苀舠,蒸徒以顾。屹尔中流,恢我王度。

公无恋斯,民无去思。百里之闿,千里之畿。

(0)

含笑花

瓜香浓欲烂,莲莟碧初匀。

含笑知何处,低头似愧人。

(0)

建回吟

烽火年来报虏尘,每回回首即长颦。

明眸皓齿今何在,异服殊音不可亲。

几树好花閒白昼,数株残柳不胜春。

狂风落尽深红色,水远山长愁杀人。

(0)

山行晚归

背日踏寒影,归程路觉长。

水流逢石响,花晚度秋香。

前去多林莽,新传有虎狼。

行行应勿缓,掠面已风霜。

(0)

十里

乌纱巾上是黄尘,落日荒原更恐人。

竹里怪禽啼似鬼,道傍枯木祭为神。

亦知远役能添老,无柰高眠不救贫。

此地到城惟十里,明朝难得自由身。

(0)

李伯纪丞相挽诗·其一

道大终为累,功高反被疑。

恨无长日月,宝此大蓍龟。

鼓咽空山暮,风酸落木悲。

吊丧哀不及,赖有哭公诗。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