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回箭锋射自己,方肯竿头进步行。
道得未生前一句,始信虚空解讲经。
能回箭锋射自己,方肯竿头进步行。
道得未生前一句,始信虚空解讲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德洪所作的《示禅者》。诗中以箭与竿为喻,探讨修行进阶之道。首句“能回箭锋射自己”形象地表达了自我反省与修正的重要性,箭锋指向自身,意味着在修行过程中要勇于面对并改正自己的错误。次句“方肯竿头进步行”则指出只有经过这样的自我反省与修正后,才能在修行之路上继续前进,达到更高的境界。
后两句“道得未生前一句,始信虚空解讲经”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道得未生前一句”可能是指在未出生之前就已领悟到的真理或大道,强调了超脱世俗、直指本心的重要性。而“始信虚空解讲经”则是在说,只有真正理解了宇宙万物的本质(虚空),才能明白如何讲解佛法,即真正的智慧和理解来自于对宇宙真理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箭与竿的比喻,以及对“未生前一句”的探讨,表达了在修行过程中自我反省、直面内心、理解宇宙真理的重要性,体现了佛教中追求内心清净、智慧增长的修行理念。
吴堤三月百花残,秣陵归客停征鞍。
青山落日意不尽,尊前把袂愁相看。
忆昔论诗君独好,相逢何难别草草。
海燕还寻故垒飞,天涯只恐音尘杳。
白鹭洲边芳草青,凤凰台上云冥冥。
风流倘就还乡赋,寄我秦川旧钓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