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敌凭陵极,神天亦恶盈。
一人知顺动,四海望亲征。
剑戟披霜利,壶浆夹道迎。
此行如破竹,不战复三京。
强敌凭陵极,神天亦恶盈。
一人知顺动,四海望亲征。
剑戟披霜利,壶浆夹道迎。
此行如破竹,不战复三京。
这首诗描绘了在强敌压境之际,国家面临危难之时,皇帝决定亲征以振奋人心的场景。"强敌凭陵极",形象地表现出敌人的嚣张气焰;"神天亦恶盈",暗示连天地之灵也厌弃满盈的邪恶。诗中主人公深知顺应民心、行动果断的重要性,因此"一人知顺动,四海望亲征",表达了全国上下对领袖出征的期待。
"剑戟披霜利",展现了军队装备的锋利和士气高昂;"壶浆夹道迎"则描绘了民众箪食壶浆欢迎王师的热烈场面,体现出百姓对国家安定的渴望。诗人以"此行如破竹"比喻军队势如破竹,预示着不需过多战斗就能迅速收复失地,"不战复三京"更是表达了对胜利的乐观信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战争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宋朝文人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领袖英勇决策的赞美。
洞天别是一蓬瀛,桂馆时时吹玉笙。
中有仙翁长不老,不知几个董双成。
昔人醒心处,唯恐玉山颓。
我今醒心亭,正与醉为媒。
醒心非醒酒,所醒遗形骸。
如病得大丹,如梦忽惊回。
如闇秉巨烛,如蛰发春苗。
有时酩酊中,蘧蘧自形开。
下视名利场,昏晓走尘埃。
醒处元不醒,醉时良可哀。
嗟哉我何人,颠倒有至怀。
不求醉中醒,却醉醒中杯。
谢公有雅志,颇爱东山游。
坡仙得其心,妙语寄清讴。
苍生事未了,已了还即休。
彭泽小邑宰,其呈固不侔。
等閒一墨组,未死谁肯投。
况此大功业,声名天壤流。
始末终不渝,盛事古鲜俦。
信知山林乐,不贵公与侯。
岩壑有廓庙,缙绅或戈矛。
而况此老躯,日月不少留。
汲汲尚不足,岂容复悠悠。
揭榜慕前贤,驽马睎骅骝。
死者如可作,把酒起相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