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衣换却朝衣尽,知悔知非恐不任。
磬韵应怜持课罢,香销当识坐禅深。
芭蕉庭下三身正,蟋蟀床头百虑侵。
忆我白莲庵里士,几年消息亦沉沉。
僧衣换却朝衣尽,知悔知非恐不任。
磬韵应怜持课罢,香销当识坐禅深。
芭蕉庭下三身正,蟋蟀床头百虑侵。
忆我白莲庵里士,几年消息亦沉沉。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致仕后写给白莲然公的一首表达情感的作品。诗中通过僧衣与朝衣的对比,展现出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反思和对现世纷扰的超脱。"僧衣换却朝衣尽"描绘了诗人从官场退隐后的转变,暗示着对世俗责任的放下。
"知悔知非恐不任"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的某些行为的反省,担心自己是否还能承担得起世俗的忧虑。接下来的两句,"磬韵应怜持课罢,香销当识坐禅深",通过描述寺庙中的宁静生活,如磬声悠扬和香烟袅袅,展现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芭蕉庭下三身正,蟋蟀床头百虑侵"运用自然景象,以芭蕉和秋虫象征内心的清净与外界烦恼的侵扰,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渴望。最后,诗人以"忆我白莲庵里士,几年消息亦沉沉"收尾,表达了对白莲然公的深深怀念,以及对两人共同经历的岁月和彼此境况的关切。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和自然景物,传达出诗人对仕途的淡泊和对禅修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宋代理性与超脱的文人情怀。
接得新诗喜有馀,诗中字字说山居。
固知还舍方为乐,亦悟浮名总是虚。
无计林间闲放鹤,何时湖上静观鱼。
我心万事都无累,祇欠归来得自如。
衰病无悰日日加,喜君来自帝王家。
素娥正驾一轮玉,老桂方开双树花。
置酒虽欣陪重客,侑樽还愧乏名娃。
莫辞今夕如泥醉,须念明朝各一涯。
师走丛林不计年,若为犹未了因缘。
万年有路何妨去,透取无生不二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