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安老》
《送安老》全文
宋 / 吴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师走丛林不计年,若为犹未了因缘。

万年有路何妨去,透取无生不二禅。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ānlǎo
sòng / fèi

shīzǒucónglínniánruòwèiyóuwèileyīnyuán

wànniányǒufángtòushēngèrchán

注释
师走:指修行者在丛林中苦修。
丛林:佛教中常用来比喻修行的环境。
不计年:形容时间长久,无法计算。
了因缘:了结因果,达到解脱。
万年有路:比喻修行的漫长过程。
何妨去:不妨尝试一下。
透取:深入领悟,彻底把握。
无生不二禅:不二法门,佛教中指直接体悟到超越生死的最高智慧。
翻译
老师在丛林中修行已不知多少年,为何还未了结这因果之缘。
即使万年的修行之路,又何妨一试,只为彻悟不二法门,超脱生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芾的作品《送安老》,是一首表达对友人离别之情和禅理悟性的绝句。全诗意境深远,语言简洁而含蕴。

“师走丛林不计年”,开篇便描绘出一位禅师行走在密布的丛林中,其步履不问世事更迭,无论时光流转,只关注内心世界。这里的“丛林”象征着尘世,而“不计年”则表达了超脱于俗世时间观念之外。

“若为犹未了因缘”,诗人似乎在询问禅师是否因为某种未了的心愿或佛法中的因缘而离去。这里的“犹未了因缘”暗示着一种深邃的宿命关系或者是对佛理的追求。

“万年有路何妨去”,这两句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束缚,遵循心之所向的态度。诗人鼓励禅师追随内心的指引,无论历经多少岁月,都不应有所顾忌。

“透取无生不二禅”,最后一句则是对禅理最高境界的描绘。“透取”意味着彻底领悟,“无生不二禅”乃是佛教中的高级修行境界,指的是超越有无、生死之区别,一心向往真如本性,不再执着世间种种对立和分别。

整首诗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离去的祝福,以及对禅理深刻体认的表达。通过这简洁的语言,吴芾展现了自己对于佛教哲学尤其是禅宗思想的理解与领悟。

作者介绍
吴芾

吴芾
朝代:宋   字:明可   号:湖山居士   生辰:1104—1183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猜你喜欢

西江月·其一壬辰自寿

天上初秋桂子,庭前八月丹花。一年一度见仙槎。

秋色分明如画。愿把阴功一脉,灯灯相续无涯。

降祥作善岂其差。永作渔樵嘉话。

(0)

清商怨

关河愁思望处满,渐素秋向晚,雁过南云,行人回泪眼。

双鸾衾裯悔展,夜又永,枕孤人远。

梦未成归,梅花闻塞管。

(0)

木兰花·其四

池塘水绿风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重头歌韵响琤琮,入破舞腰红乱旋。

玉钩阑下香阶畔,醉后不知斜日晚。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0)

鹧鸪天

绣幕低低拂地垂。春风何事入罗帏。

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君未归。

临晚景,忆当时。愁心一动乱如丝。

夕阳芳草本无恨,才子佳人空自悲。

(0)

赴桐庐郡淮上遇风三首·其一

圣宋非强楚,清淮异汨罗。

平生仗忠信,尽室任风波。

舟楫颠危甚,蛟鼋出没多。

斜阳幸无事,沽酒听渔歌。

(0)

小雨怀张升之

夜窗疏雨不堪听,独坐寒斋万感生。

今夜故人江上宿,如何禁得打篷声。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