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暮秋宿清源上人院》
《暮秋宿清源上人院》全文
唐 / 李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野客愁来日,山房木落中。

微风生夜半,积雨向秋终。

證道方离法,安禅不住空。

迷途将觉路,语默见西东。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iū宿qīngyuánshàngrényuàn
táng / pín

chóuláishānfángluòzhōng
wēifēngshēngbànxiàngqiūzhōng

zhèngdàofāngānchánzhùkōng
jiāngjuéjiàn西dōng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客在深秋时节,于夜晚来到一处山林中的木屋中所感受到的情景。开篇“野客愁来日,山房木落中”,即刻画出主人公作为一个远行的游子,在一个阴郁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中抵达了这个偏僻的地方。这里的“愁”字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愁之情,而“山房木落中”则营造出一幅深秋林中的静谧景象,树叶纷飞,给人以萧瑟感。

接下来的“微风生夜半,积雨向秋终”,更进一步渲染了这一刻的宁静与孤寂。夜晚的微风轻拂过山房,使得这份寂寞更加深邃,而“积雨向秋终”则暗示着季节即将过去,天气转凉,这也许是自然界在告别丰饶的夏日,迎接严寒的冬夜。

诗人接着写道:“證道方离法,安禅不住空。”这里表达了对佛法的追求和悟性,但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淡然与平静。"证道"意味着对真理的体认,而"离法"则暗示了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自由,安禅而不执着于形式,这是佛教中追求的境界。

最后,“迷途将觉路,语默见西东”,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自己在精神探索上的顿悟与自信。在迷茫的人生旅途上,他即将找到通向真理的道路,而这种理解不需要过多言语,因为它是内心深处的体验,是可以从四周环境中感受到的,如同能够从西方日落和东方日出中领悟到宇宙的变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与思考,以及在深秋夜晚的宁静氛围中所获得的心灵安顿。

作者介绍
李频

李频
朝代:唐   字:德新   生辰:818—876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寿昌长汀源(今浙江建德李家镇)人,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著有《梨岳集》一卷,附录一卷。寿昌县令穆君曾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猜你喜欢

楚宫怨

黄土埋香翠黛销,楚妃魂逐楚云飘。

愁多自殒如花貌,岂为君王爱细腰。

(0)

陇西行·其一

一别家山万里长,多年白骨委沙场。

游魂已逐边尘散,空有高台筑望乡。

(0)

金山持心上人以造塔募缘入闽喜而有赠

锡杖年来遍五湖,津梁随处度凡夫。

宝沉汉水思庞蕴,金布祗园问给孤。

七级月中光舍利,诸天云里涌浮图。

当时玉带今何所,犹自逢人说大苏。

(0)

古田极乐寺晓起

听尽莲华刻漏长,山深岚翠满绳床。

鸟啼松嶂声声月,僧踏枫林步步霜。

座上落花天外雨,佛前沈水定中香。

此生总是空门客,到处皈依有法王。

(0)

同许灵长太学张去华山人陈幼孺曹能始二孝廉集邓汝高计部署中赋得长安新柳送张成叔太学还四明

东风二月蓟门过,新柳青青拂御河。

浅绿乍分眉上黛,柔条难任笛中歌。

几时叶满章台路,有日花飞太液波。

同是一枝堤畔种,无如此地别离多。

(0)

松陵舟中

西风吹袂失炎蒸,落日波光似镜澄。

囊里钱馀缘戒酒,途中舟缓为寻僧。

孤村近浦船为市,古寺临江塔有灯。

一带人烟何处所,榜歌遥指是松陵。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