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吹袂失炎蒸,落日波光似镜澄。
囊里钱馀缘戒酒,途中舟缓为寻僧。
孤村近浦船为市,古寺临江塔有灯。
一带人烟何处所,榜歌遥指是松陵。
西风吹袂失炎蒸,落日波光似镜澄。
囊里钱馀缘戒酒,途中舟缓为寻僧。
孤村近浦船为市,古寺临江塔有灯。
一带人烟何处所,榜歌遥指是松陵。
这首《松陵舟中》由明代诗人徐熥创作,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傍晚时分的宁静画卷。
首先,“西风吹袂失炎蒸,落日波光似镜澄。”这两句以西风起、炎夏去,夕阳映照下的水面如镜面般清澈,营造出一种凉爽与宁静的氛围,暗示着一天的结束和夜晚的来临。
接着,“囊里钱馀缘戒酒,途中舟缓为寻僧。”诗人通过自己的行为——因戒酒而剩余的钱财,以及在旅途中放慢舟行速度以寻找僧侣,展现了他内心的平静与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游历山水时的闲适与超脱。
“孤村近浦船为市,古寺临江塔有灯。”这两句描绘了沿途的景象:靠近江边的孤村,船只成为了集市,而古寺的灯火在江边闪烁,增添了夜晚的神秘与温暖,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最后,“一带人烟何处所,榜歌遥指是松陵。”诗人通过询问和远方传来的歌声,找到了目的地——松陵,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同时也流露出对归宿的期待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妾家白蘋浦,日上芙蓉楫。
轧轧摇浆声,移舟入茭叶。
溪长茭叶深,作底难相寻。
避郎郎不见,鸂鶒自浮沈。
拾萍萍无根,采莲莲有子。
不作浮萍生,宁为藕花死。
岸傍骑马郎,乌帽紫游缰。
含愁复含笑,回首问横塘。
妾住金陵浦,门前朱雀航。
流苏持作帐,芙蓉持作梁。
出入金犊幰,兄弟侍中郎。
前年学歌舞,定得郎相许。
连娟眉绕山,依约腰如杵。
凤管悲若咽,鸾弦娇欲语。
扇薄露红铅,罗轻压金缕。
明月西南楼,珠帘玳瑁钩。
横波巧能笑,弯蛾不识愁。
花开子留树,草长根依土。
早闻金沟远,底事归郎许。
不学杨白花,朝朝泪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