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陵杂兴二百首·其五十七》
《金陵杂兴二百首·其五十七》全文
宋 / 苏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白日相思可奈何,青春三月已无多。

桃花风急鲤鱼老,独上台城听踏歌。

(0)
注释
白日:白天。
相思:深深的思念。
可奈何:无可奈何。
青春:年轻的岁月。
三月:春季的第三个月份。
已无多:所剩不多。
桃花:春天的桃花。
风急:风力强劲。
鲤鱼老:比喻时光流逝,人老去。
独上:独自登上。
台城:古代南京的一座城楼。
踏歌:边走边唱的民间习俗。
翻译
白天的思念让人无奈,青春的三月已经所剩无几。
桃花在疾风吹拂下凋零,我独自登上台城聆听踏歌。
鉴赏

这段诗文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选自《金陵杂兴》。此诗描绘了诗人对逝去青春和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白日相思可奈何,青春三月已无多。"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春天这最美好的季节,却无法阻挡时光流逝的无奈之情。白日即太阳,象征着时间的推移和生命的有限。相思,即是怀念、思念之意,这里指的是对青春岁月的留恋。而"青春三月已无多"则直接点明了诗人对于年轻时光不再的哀叹。

"桃花风急鲤鱼老,独上台城听踏歌。"

这两句则通过具体的景象来加深这种感慨。桃花在春天盛开,但在这里却被描绘为“风急”,可能暗示着时光飞逝的迅速和不可挽回。此外,“鲤鱼老”则是对生命衰老的一种隐喻,鲤鱼通常是活力与生机的象征,它们的老去意味着生命力的消退。最后,“独上台城听踏歌”,台城常指古代宫殿或高楼,此处诗人独自一人登上高处,聆听下面传来的乐曲,或许是军中行进的鼓角声(踏歌),这种场景既展现了诗人的孤独感,也反映出他对外界生活的关注和渴望。

总体而言,这段诗文通过对春天美景的描绘和个人生命历程的回顾,传达了一种深切的时光易逝、青春难再的情怀。

作者介绍

苏泂
朝代:宋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猜你喜欢

谢章季思惠镜屏

客从东南西,遗我古镜屏。

圆明绝点滓,表里无遁形。

云是旧太守,思之我为铭。

吾惛不能进,何敢陈诸庭。

我闻生民初,五常具函灵。

器质欠推广,物欲加凋零。

眉睫近莫睹,稍远何能听。

君子抱明德,止善湛中扃。

静如昼有夜,动若渭流泾。

坐令方寸地,目睫何晶荧。

上天方于昭,皎彼垂日星。

五官属宰制,万化随指令。

留之千百载,犹足存典刑。

余心岂昧此,一念存芳馨。

在昔圣敬主,丹书刻方棂。

近者摩镜帖,字字炳丹青。

夫君往教意,大寐如得醒。

置之敬义堂,与世犹说铃。

(0)

游黄山留题

地灵山秀景清虚,健羡游人兴有馀。

黄叶尽时分叠嶂,白云深处见精庐。

去同灵运低前屐,回与浮丘揽右裾。

自叹尘劳羁鞅甚,林泉高趣苦相疏。

(0)

八月十四日送叶子谦自会稽游江观湖归闽

倾盖论交意已倾,断弦重续喜君听。

山川妙意藏千古,天地神机在六经。

朝夕事皆翻覆手,古人情寄短长亭。

涛江君往观秋注,万顷涨溟无浅行。

(0)

同赋梅花十二题·其十二欲谢

零落斜枝雪未乾,且垂薄暮护微寒。

大都荣悴人情别,我为残英特倚栏。

(0)

柳絮

解作漫天雪,终成满地灰。

行空无挂碍,入幕任徘徊。

巧趁蜂须去,轻随燕翼来。

颠狂浑不定,飞舞过楼台。

(0)

醉太平.送人入湘

寒窗月晴。寒梢露明。一痕归影灯青。又分携短亭。

蘅皋佩云。蒸溪酒春。有谁勤说归程。是峰头雁声。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