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船一钜鱼,橹柁乃尾鬣。
当其渊水深,棹弱不救乏。
故令施航后,前与棹力合。
济川具有五,此物乃其甲。
一声天际来,欸乃中流发。
或浮大河东,并岸行若狎。
终朝卧舷间,兰桨但空插。
缅怀剡木皇,智创万古法。
江船一钜鱼,橹柁乃尾鬣。
当其渊水深,棹弱不救乏。
故令施航后,前与棹力合。
济川具有五,此物乃其甲。
一声天际来,欸乃中流发。
或浮大河东,并岸行若狎。
终朝卧舷间,兰桨但空插。
缅怀剡木皇,智创万古法。
这首诗描绘了江船上橹的作用与重要性,以及在不同水域中的运用。诗中通过“江船一钜鱼,橹柁乃尾鬣”开篇,以形象的比喻,将橹比作巨鱼的尾巴,生动地展现了橹在江船航行中的关键作用。接着,“当其渊水深,棹弱不救乏”,点明了在深水区,由于桨力不足,橹成为船只前进的关键工具。
“故令施航后,前与棹力合”,说明橹在船行之后的位置和作用,与桨力相配合,共同推动船只前进。“济川具有五,此物乃其甲”,强调了橹在渡过江河时的重要性,是五种渡河工具中最关键的一种。
“一声天际来,欸乃中流发”,描述了橹在水面发出的声音,如同天际传来,充满了力量感。“或浮大河东,并岸行若狎”,展现了橹在大河中航行的情景,船只仿佛与岸边亲密接触,生动地描绘了航行的动态美。
“终朝卧舷间,兰桨但空插”,则描绘了一整天,船员们在船舷间忙碌,只有空荡荡的桨在水中划动,表现了劳动的艰辛与专注。“缅怀剡木皇,智创万古法”,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古代智慧的敬仰,认为正是这种创造性的发明,使得人类能够跨越江河,探索更广阔的天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船航行中橹的作用与场景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航海技术的智慧,也蕴含了对劳动人民辛勤付出的赞美,以及对古代文明创新精神的颂扬。
老子擎天手。到年来、婆娑风月,无心圭卣。
绣佛长斋隐人海,万事秕糠尘垢。
但甘为、哀鸿奔走。
酒肉朱门道旁骨,为郎君、积德求佳偶。
宾欲醉,筵无有。桃花流水春深后。
见新人、心肠菩萨,同符君舅。
玉镜台前青绫幛,昧旦双双上寿。
更准备、催妆几首。
织就天孙宫样锦,问而翁、被得苍生否。
君子曰,众人母。
笑云萍遇。剧相怜、风尘满地,头颅如许。
弹遍哀丝三百曲,流水落花春去。
问天上、人间何处。
结客朱家游侠子,肯平生、拼为相思误。
忍割断,闲情绪。江山黯黯迷烟雾。
怎禁他、浪淘潮卷,风凄雨苦。
谁与挥戈回落日,只共夕阳迟暮。
者残局、仗君支柱。
我亦湖湘漂泊久,算年来、剩有闲词赋。
才易尽,忧难诉。
故乡无此湖山,登临信美非吾土。
马龙车水,花娇柳亸,燕嗔莺妒。
逐队寻香,呼朋选胜,风流如许。
更鱼龙曼衍,筝琵错杂,天不夜,灯无数。
芳约寻常屡误。况相逢、秋风倦旅。
大江南北,长鲸跋浪,哀鸿满路。
援溺无功,疗饥乏术,解囊莫助。
算冶游还肯,挥金只此,事推纨裤。
一片香雪海,万树古梅花。
出城北四十里,云是退翁家。
时挈逋仙鹤子,或在浩然驴背,人作画图夸。
髯鬓间苍黑、巾辐任欹斜。韬剑匣,敛棋局,屏筝琶。
问翁作么消遣,诗酒是生涯。
吟罢苍茫独立,饮罢诙嘲杂出,尽足送年华。
偶拾少陵橡,不卖邵平瓜。
且兰炒手,开残明画派,瑶草龙友。
胜国光丰,屈指书家,要数柴翁眲叟。
漫嗟老辈风流歇,公等是后来之秀。
压高斋锦绣䐺褫,汉碣秦碑同寿。
寒具慎防误解,尽薰檀碾麝,宝玩珍守。
贵许通神,化定通灵,高价忍教轻售。
一船贯月同颠米,纵万户千钟何有。
笑竹垞依样标名,只把纤词饤饾。
天涯秋燕都如客,寒烟黯然平楚。
缥缈见云车,是蓬莱归处。萋萋春欲暮。
旧曾劝、王孙无渡。一霎萍踪,乍圆吹散,满城风絮。
明岁去衔泥,知何处。修椽觅巢辛苦。
春草恋斜晖,怕东风无据。班生谁复妒。
喜犹趁、芜城秋雨。只除却、会合联吟,珍重临歧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