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尚颜师》
《寄尚颜师》全文
唐 / 吴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僧中难得静,静得是吾师。

到阙不求紫,归山秪爱诗。

临风翘雪足,向日剃霜髭。

自叹眠漳久,双林动所思。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àngyánshī
táng / róng

sēngzhōngnánjìngjìngshìshī
dàoquēqiúguīshānzhīàishī

línfēngqiàoxuěxiàngshuāng
tànmiánzhāngjiǔshuānglíndòngsuǒ

翻译
在僧人中很少能找到真正的宁静,而那能获得宁静的便是我的老师。
他到皇宫却不求高官厚禄,只爱归隐山林吟诗作对。
迎着风他翘起覆盖雪白的脚,向着太阳剃去像霜一样的胡须。
我感叹自己在世俗中沉睡太久,那双林间的清静引发了我深深的思绪。
注释
僧中:指僧侣群体中。
难得:很难得到。
静:内心的平静。
吾师:我的老师,这里指修行高深的僧人。
到阙:到达朝廷或皇宫。
不求紫:不追求高官显贵,‘紫’常用来代指高官服饰。
归山:返回山林,指归隐。
秪爱诗:只喜爱诗歌。
临风:面对着风。
翘雪足:形容脚上积雪,这里是比喻,可能指高洁的品性。
向日:向着太阳。
剃霜髭:剃去像霜一样白色的胡须,比喻年老但仍保持清修的形象。
自叹:自我感叹。
眠漳:在世俗中沉睡,‘漳’可能为特定地名或泛指尘世。
双林:佛教中常指佛陀涅槃之地,这里象征着精神的归宿。
动所思:触动了心中的思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对静寂和自然的向往,以及他与一位名叫尚颜的师傅之间的情谊。开篇“僧中难得静,静得是吾师”表达了在喧嚣的世界里寻找内心的宁静是一件不易的事,而这种宁静如同诗人所敬佩的师傅一般珍贵。紧接着,“到阙不求紫,归山秪爱诗”则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他不追求物质上的享受(“紫”在这里可能指的是皇权或物质享乐),而是愿意归隐于山林之中,以诗歌作为他心灵的寄托。

第三句“我临风翘雪足,向日剃霜髭”形象地描绘了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他在寒风中站立,用脚趾夹起雪花,面对阳光剃去头发上的霜冻。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亲近,也体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尾句“我自叹眠漳久,双林动所思”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某种孤独与沉思,他在长时间的静寂中感慨良深,同时两棵树木(“双林”)的摇曳也引起了他对往事的回忆和思考。这里的“所思”可能是指诗人对尚颜师傅的思念,也可能是更广泛的生命体验和哲学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静寂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宁静以及心灵交流的向往。

作者介绍
吴融

吴融
朝代:唐   字:子华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850

吴融,唐代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吴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吴融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猜你喜欢

寒食清明十首·其七

杨柳堤边立,荼蘼架下行。

不知一遗老,更看几清明。

(0)

悼阿驹七首·其六

眼有玄花因悼亡,观书对客两茫洋。

情知泪是衰翁血,更为童乌滴数行。

(0)

神君歌十首·其五

武当并灌口,闻说燬于兵。

独有东南远,人神尚太平。

(0)

采荔二绝·其一

日三百颗沃馋涎,肘后丹方勿浪传。

晚与放翁争旷达,荔枝颠向海棠颠。

(0)

凯歌十首呈贾枢使·其九

残党分兵尽扑除,游魂多不返穹庐。

肃清执至龙颜喜,又奏淮西有捷书。

(0)

即事十首·其十

沐发眠常晏,濡唇饮不多。

谁云五瘴毒,常备四时和。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