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党分兵尽扑除,游魂多不返穹庐。
肃清执至龙颜喜,又奏淮西有捷书。
残党分兵尽扑除,游魂多不返穹庐。
肃清执至龙颜喜,又奏淮西有捷书。
这段诗节选自宋代诗人刘克庄的《凯歌十首呈贾枢使(其九)》。从艺术风格和用词上看,这首诗显示了作者在军事胜利后的喜悦之情以及对统治者忠诚的态度。
"残党分兵尽扑除,游魂多不返穹庐。" 这两句描绘了一场战役结束后敌方残余势力的彻底清除,以及战争中阵亡者的灵魂无法返回营帐的情景。用词如“扑除”、“不返”等字眼,显示了军事行动的果断和胜利后的沉重氛围。
"肃清执至龙颜喜, 又奏淮西有捷书。" 这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在将战役胜利的消息呈报给皇帝时的情景,以及皇帝得知捷报后所表现出的喜悦之情。“肃清”、“龙颜喜”等用语突出了君臣之间的权威与尊崇关系,同时“淮西有捷书”的信息传递了军事行动的连续成功。
整体而言,这段诗节通过对战争胜利和朝廷喜悦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安定及统治集团胜利的庆贺之情。同时,也反映出宋代文学中常见的忠君意识和战功颂扬的主题。
子陵没已久,读史思其贤。
谁谓颍阳人,千秋如比肩。
尝闻汉皇帝,曾是旷周旋。
名位苟无心,对君犹可眠。
东过富春渚,乐此佳山川。
夜卧松下月,朝看江上烟。
钓时如有待,钓罢应忘筌。
生事在林壑,悠悠经暮年。
于今七里濑,遗迹尚依然。
高台竟寂寞,流水空潺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