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耸碧云端,根侵藓壁盘。
几经良匠顾,犹作散材看。
雪积花开少,风多子落乾。
空存后凋色,岁晚出林峦。
枝耸碧云端,根侵藓壁盘。
几经良匠顾,犹作散材看。
雪积花开少,风多子落乾。
空存后凋色,岁晚出林峦。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诗中的松树以其坚韧不拔的生命力与周围环境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苍茫与永恒。枝头高耸入云端,根部深入古老的藓石之间,这种生长状态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独立自在的感觉。
“几经良匠顾,犹作散材看”这句话表明尽管技艺高超的工匠曾多次打量这些松树,但它们依然保持着自然无为的姿态,没有被人工雕琢的痕迹。这不仅是对松树自然美的赞颂,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本真、不尚虚伪的审美观。
“雪积花开少,风多子落乾”则描绘了一幅季节更替的画面。冬天的雪花覆盖着大地,即使是春日里花朵开放也不多见;秋风吹过,松树上的种子纷纷扬扬,散落在干涸的大地上。这段景象传达了时间流逝和生命循环的主题。
“空存后凋色,岁晚出林峦”则是诗人对松树生命周期的一个总结。即便是在其他花朵凋谢之后,它依然保持着最后一抹绿意,直到年岁将暮时,它才缓缓从密闭的森林中走出来。这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寓含了诗人对于生命坚持与独特之美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松树生长环境和季节变化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的高洁情操和他对于自然界永恒不变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