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漏仍永,离宫月色披。
钟声来远寺,树影散疏枝。
蕊结灯垂燄,芬馀篆袅丝。
山房翠云静,恰似去年时。
春夜漏仍永,离宫月色披。
钟声来远寺,树影散疏枝。
蕊结灯垂燄,芬馀篆袅丝。
山房翠云静,恰似去年时。
这首诗描绘了春夜的宁静与美丽,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的景色和氛围。
首句“春夜漏仍永”,点明了时间是春天的夜晚,夜漏(古代计时工具)依然悠长,暗示着夜晚的漫长与寂静。接着,“离宫月色披”一句,将视线转向了远离皇宫的月光,月色洒满大地,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感。
“钟声来远寺”描绘了远处寺庙传来的钟声,悠扬而深沉,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增添了诗的意境。而“树影散疏枝”则通过树影的散落,表现了夜风的轻拂,以及树枝的稀疏,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蕊结灯垂焰,芬馀篆袅丝”两句,将焦点转向了室内,灯蕊结成的火焰在夜空中摇曳,散发出温暖的光芒;篆香袅袅升起,香气弥漫,营造出一种温馨而静谧的氛围。这里不仅描绘了视觉与嗅觉的双重感受,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细腻观察。
最后,“山房翠云静,恰似去年时”总结了整个画面,山房中翠绿的云雾静悄悄地环绕,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去年的某个时刻。这一句既是对眼前景象的赞美,也是对美好回忆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珍惜。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春夜的独特魅力,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那份宁静与美好。
分干自岱宗,冈峦雄且秀。
历城作南屏,洪荒判早就。
偶来恣揽结,望远欣所遘。
驻辇傍云关,步屧跻萝岫。
初无五丁斧,石佛谁所镂。
拈花或龈笑,悲物或眉皱。
其下有空洞,淙淙出乳窦。
精室筑左侧,琴书芳润漱。
两树丁香花,芳菲绿阴茂。
开窗纳烟霞,俯槛睇锦绣。
泰麓巢云处,延赏既已富。
探奇复得此,坐久消清昼。
因悟境无穷,骋怀难尽副。
旦发东郭门,晚憩北山址。
乍离城市喧,益羡丘壑美。
舍车陟岖嵚,停策玩清泚。
游目苍崖颠,放情白云里。
攀林感落英,涉涧悲逝水。
冀凭栖遁踪,往遇冥寂士。
忽见山阿人,彷佛君平起。
何当乘素烟,相与嚼丹蕊。
牧羊事已乖,鍊石情徒止。
长揖谢荒祠,永愧尔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