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后汉逸人传二首·其一》
《读后汉逸人传二首·其一》全文
唐 / 张谓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子陵没已久,读史思其贤。

谁谓颍阳人,千秋如比肩。

尝闻汉皇帝,曾是旷周旋。

名位苟无心,对君犹可眠。

东过富春渚,乐此佳山川。

夜卧松下月,朝看江上烟。

钓时如有待,钓罢应忘筌。

生事在林壑,悠悠经暮年。

于今七里濑,遗迹尚依然。

高台竟寂寞,流水空潺湲。

(0)
翻译
严光已经去世很久,阅读史书时会想起他的贤德。
谁还能说颖阳人,千年后的名声能相提并论。
我曾听说汉朝的皇帝,也曾与他有过深厚的交往。
如果对名利无欲,即使面对君王也能安然入睡。
向东经过富春江边,他喜爱那里的山水之美。
夜晚睡在松下月光中,早晨醒来欣赏江面的烟雾。
垂钓时仿佛有所期待,但钓鱼结束后便忘了捕鱼的工具。
他的生活融入了山林,岁月悠悠直到晚年。
如今在七里濑,他的遗迹仍然清晰可见。
高高的台阁显得空寂,只有流水声潺潺作响。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谓的作品,名为《读后汉逸人传二首 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怀古情怀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

"子陵没已久,读史思其贤。谁谓颍阳人,千秋如比肩。"

这里诗人提到的是西汉末年的隐士、孝廉名臣阮籍,他在颍水之滨(今河南登封)筑室而居,世称“子陵”。诗人读史书时,对这位历史人物的高尚品德怀念不已,认为他与古代圣贤相比毫不逊色。

"尝闻汉皇帝,曾是旷周旋。名位苟无心,对君犹可眠。"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权力和名誉的超然态度。汉高祖刘邦曾在野外打猎时不受儒家礼教束缚,这种行为反映出他对传统礼节的超越和对权位无心之态。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对世俗功名利禄的淡泊。

"东过富春渚,乐此佳山川。夜卧松下月,朝看江上烟。"

这里描绘了诗人游历中的景象和情感。他途经富春渚(今浙江杭州附近)时,对这片美丽的山水怀有一份喜悦之情。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夜宿松林下赏月,早晨眺望江上烟雾,诗人享受着与世隔绝的宁静。

"钓时如有待,钓罢应忘筌。生事在林壑,悠悠经暮年。"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隐逸生活态度。他在钓鱼时仿佛等待着什么,但钓罢之后便应忘记那些烦恼。诗人认为人生的重要事情应当发生在自然的山谷之间,而这种平淡安适的生活方式是他悠然自得地度过暮年的秘诀。

"于今七里濑,遗迹尚依然。高台竟寂寞,流水空潺湲。"

最后两句诗人提到了七里濑(古地名),这里的遗迹应该是指历史上某些人物或事件留下的痕迹。这座高台因无人问津而显得寂寞,而那流水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永恒。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崇尚高洁的人格魅力。

作者介绍
张谓

张谓
朝代:唐   字:正言   籍贯:河内(今河南沁阳市)

张谓(生卒年不详), 字正言,河内(今河南沁阳市)人,唐朝诗人,《早梅》的作者,排行十四,唐代。生平散见《唐诗纪事》卷二五、《唐才子传》卷四。其诗辞精意深,讲究格律,诗风清正,多饮宴送别之作。代表作有《早梅》《邵陵作》《送裴侍御归上都》等,其中以《早梅》为最著名,《唐诗三百首》各选本多有辑录。“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疑白梅作雪,写得很有新意,趣味盎然。诗一卷。 
猜你喜欢

课儿联·其三十八

群蝇趋几热;一蝶卧枝閒。

(0)

课儿联·其十

思友传鱼信;呼童算鹤粮。

(0)

题李南涧啖荔图·其三

我最清馋不自由,何年真作海南游。

多公更访炎州桂,此味还当进一筹。

(0)

江上晓发

木莲花发卸红衣,夹岸秋江碧四围。

帆色正迎鸿雁至,客程常背鹧鸪飞。

袖招猎猎江风满,餐惹濛濛永雾霏。

多少闲情独凝眺,凌波罗袜想依稀。

(0)

答张子光

闲携诗画便游山,羡尔身闲心亦闲。

肯住清凉行处有,可怜热客遍人间。

(0)

寒食扫墓

松楸郁郁护岩阿,寒食郊原气尚和。

誓墓有词悲逸少,惜春无计哭东坡。

山花染血啼鹃化,野水穿田叱犊过。

离乱相逢劳慰藉,农家毕竟好人多。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