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楸郁郁护岩阿,寒食郊原气尚和。
誓墓有词悲逸少,惜春无计哭东坡。
山花染血啼鹃化,野水穿田叱犊过。
离乱相逢劳慰藉,农家毕竟好人多。
松楸郁郁护岩阿,寒食郊原气尚和。
誓墓有词悲逸少,惜春无计哭东坡。
山花染血啼鹃化,野水穿田叱犊过。
离乱相逢劳慰藉,农家毕竟好人多。
这首诗描绘了寒食节时节,诗人前往郊外扫墓的情景。首句“松楸郁郁护岩阿”,以郁郁葱葱的松树和楸树守护着山岩,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庄重的氛围。接着,“寒食郊原气尚和”一句,点明了时节与地点,寒食节的郊原上,空气依然和煦,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温暖。
“誓墓有词悲逸少,惜春无计哭东坡。”这两句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与怀念。诗人或许在墓前诵读悼词,心中充满了对已故亲人的深切哀悼;同时,也暗含了对春天流逝的惋惜,仿佛是在为苏轼(东坡)这样的文人墨客的早逝而哭泣,体现了对文化先贤的敬仰与缅怀。
“山花染血啼鹃化,野水穿田叱犊过。”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哀伤的气氛。山花似乎被鲜血染红,啼鹃化作哀鸣,野水穿过田野,牛群匆匆走过,这些意象都充满了凄凉与哀愁,将诗人内心的悲痛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离乱相逢劳慰藉,农家毕竟好人多。”这两句转而表达了一种对社会底层人民的理解与同情。在战乱纷扰的年代,人们相遇时彼此给予慰藉,显示出人性中的善良与温暖。尤其是“农家毕竟好人多”一句,既是对农民朴实善良品质的赞美,也是对社会底层人民坚韧不拔精神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寒食节扫墓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逝者、自然、社会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骊山名胜古来闻,丘垤纷纷夐莫群。
老鹤瞑投孤嶂月,蛰龙晴吐半岩云。
崔嵬直与终南并,葱茜疑从太华分。
我欲凭高凌绝顶,鲁戈须倩挽馀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