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由去已远,冥莫见幽坟。
世薄人不贵,兹山唯白云。
宁知三千岁,复有尧为君。
时佐激颓俗,登箕挹清芬。
高节虽旦暮,邈与洪崖群。
许由去已远,冥莫见幽坟。
世薄人不贵,兹山唯白云。
宁知三千岁,复有尧为君。
时佐激颓俗,登箕挹清芬。
高节虽旦暮,邈与洪崖群。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宋之问的作品,名为《陪群公登箕山赋得群字》。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君主的渴望和赞美。
"许由去已远,冥莫见幽坟。世薄人不贵,兹山唯白云。"
这四句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俗、回望古人的情怀。许由是上古圣君,而今人难以窥见其陵墓所在,反映了历史的遥远与人类有限的认识能力。"世薄人不贵"表达了诗人对当代社会物欲横流、人心不古的感慨,只有这山上飘渺的白云,似乎是唯一超脱尘封的事物。
"宁知三千岁,复有尧为君。"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领袖的向往。尧是一位传说中的圣明君主,而"三千岁"则是一个时间上的夸张,意味着无论过去多久,都期待出现这样英明睿智的君王。
"时佐激颓俗,登箕挹清芬。"
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登山的目的——在污浊的世态中寻找精神上的净化和升华。"激颓俗"意味着对当下社会习俗的批判,而"登箕挹清芬"则是通过攀登来达到心灵的洁净,获取高尚的情操。
"高节虽旦暮,邈与洪崖群。"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品格高尚者的赞美,即便是短暂的一生,也能像遥远的山峰一样,与众不同。这里的"洪崖群"可能指的是那些德行崇高、如同伟大山脉般的人物。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人的怀念和对理想君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和个人品质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于精神升华和洁净追求的渴望。
清阴如幄,修簧拖冷翠,犹昔行窝。漫说雀堪罗。
喜桂丛梅榭,坐远风波。
霜侵鸭脚,坠深黄、槭槭庭柯。
举头望,五湖伊迩,好携白帢青蓑。
浮渔艇,衣短后,有谁知、谪星载酒来过。
烟水惯婆娑。拟回塘插柳,曲港分荷。
已公茅屋,赋新诗、不碍行歌。
还消受、粥鱼斋磬,新添一个禅和。
锦官自昔,称都会佳丽,已消兵劫。
望帝魂归城郭坏,月黑悲啼古堞。
剑阁哀猿,刀州啸虎,蜀栈行人怯。
草堂无迹,桤林犹战风叶。
闻说万里桥西,子云宅畔,丰草长林接。
为问薛涛笺在否?几树露桃红靥。
诸葛名垂,文翁教远,赋缅相如猎。
好寻双鲤,嘉陵江上行艓。
风报桐花,雨吹榆片,春事三分啼鴂。
人在湖头,正值禁烟初热。
看十里、入眼风光,是一岁、销魂时节。
又谁禁、南北峰头,纸钱却化孤山蝶。
楼边红袖徙倚,听得卖饧人过,玉笙吹彻。
笑指西陵松柏,何年堪接。
莫等待、泼火霏微,却做作、打毬周折。
且分付、箫鼓楼船,载多情夜月。
骨相如斯,君休认、林间巢许。
怪早向东皋返驾,为松菊主。
塞马不归燕市月,荒鸡共舞巴山雨。
笑英雄、冷落付樵渔,家何处。同病也,惟吾与。
合志者,还谁伫。只水哉亭子,当风而踞。
高手且笼观局袖,急流暂弄回鼓。
把离骚醉读,向西江、呼天语。
嬖翠裁朱,梳襟弄羽。才经过、谢客池塘;
又垂足、湘娥溆浦。尽教他、红藕香中,一双飞舞。
别有绣床妖女,挑残金缕。描难就、颈上缠绵;
忘不了、梦边娇妩。刚刺到、绿叶田田,停针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