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台突兀千山里,钓竿独拂桐江水。
藏名遁迹山水间,为有故人作天子。
眼底不知《赤伏符》,意中安有侯司徒。
京华笔札非所惯,自笑故态犹狂奴。
銮舆朝临只高卧,伸脚无端惊帝座。
中兴将相列宿明,不若江湖客星大。
千秋片石何嶙峋,遗庙江边榱桷新。
左方右谢同缝掖,且喜不染簪缨尘。
行人系棹孤亭下,瞻拜高风心独写。
纷纷名利独何为,堪叹征帆往来者。
钓台突兀千山里,钓竿独拂桐江水。
藏名遁迹山水间,为有故人作天子。
眼底不知《赤伏符》,意中安有侯司徒。
京华笔札非所惯,自笑故态犹狂奴。
銮舆朝临只高卧,伸脚无端惊帝座。
中兴将相列宿明,不若江湖客星大。
千秋片石何嶙峋,遗庙江边榱桷新。
左方右谢同缝掖,且喜不染簪缨尘。
行人系棹孤亭下,瞻拜高风心独写。
纷纷名利独何为,堪叹征帆往来者。
此诗描绘了对严先生祠的景仰之情,通过对比朝廷与隐逸生活的不同,表达了对自由自在江湖生活的向往。首句“钓台突兀千山里”,以夸张的手法描绘出钓台的雄伟壮观,隐喻严先生的高尚品格。接着“钓竿独拂桐江水”则展现了严先生淡泊名利、悠然垂钓的生活状态。
“藏名遁迹山水间,为有故人作天子”两句,既赞美了严先生避世而名留青史的高洁情操,也暗含了对帝王权力的反思。接下来,“眼底不知《赤伏符》,意中安有侯司徒”进一步强调了严先生对世俗功名的不屑,他心中只有自然与道义。
“京华笔札非所惯,自笑故态犹狂奴”则通过对比朝廷的官场生活与严先生的隐居生活,表达了对前者繁琐官务的厌倦和对后者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銮舆朝临只高卧,伸脚无端惊帝座”更是以夸张手法,形象地描绘了严先生对权贵的不屑,以及他对自由的坚守。
“中兴将相列宿明,不若江湖客星大”一句,通过对比朝廷的显赫人物与江湖中的隐士,表达了对真正自由与独立人格的推崇。“千秋片石何嶙峋,遗庙江边榱桢单新”则通过描绘严先生墓碑的坚固与祠庙的崭新,强调了严先生精神的永恒。
最后,“左方右谢同缝掖,且喜不染簪缨尘”表达了对严先生不被世俗所累的赞赏,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行人系棹孤亭下,瞻拜高风心独写”描绘了诗人独自在祠前缅怀严先生的情景,表达了对严先生高尚品德的敬仰。“纷纷名利独何为,堪叹征帆往来者”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追逐名利行为的质疑和对严先生淡泊名利生活的赞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严先生生平的描绘和对其精神的赞美,表达了对自由、独立人格和高尚道德的追求,以及对世俗名利的反思。
清晨饯我友,驾言远徂征。
前瞻齐鲁墟,千里浮云兴。
亲交岂不眤,怀役不遑宁。
旷野饶悲风,扬尘翳边庭。
中衢雪霰集,边马寒无声。
蹊谷无行迹,侧足层冰横。
回首望京阙,能不恻中情。
子其祗自爱,顺时保荣名。
举世昧所钦,见客随谐嬉。
良朋久寂寥,十载惟君知。
把袂执素手,欢悰不自持。
人事忽生变,与君长别离。
膏车岐路侧,欲发更迟疑。
虚名夏厨蝇,短景朝华枝。
两心各相许,脉脉无一词。
浊泥愧清尘,何以备驱驰。
盟言愿有终,白首以为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