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木带回溪,荒村径路迷。
莫惊春事早,花遍野桥西。
古木带回溪,荒村径路迷。
莫惊春事早,花遍野桥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荒凉的乡村风景图。首句“古木带回溪”,以“古木”和“回溪”两个意象,营造出一种悠远而静谧的氛围,仿佛引领读者步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接着,“荒村径路迷”一句,通过“荒村”与“径路迷”的描述,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荒寂感,同时也暗示了探索与发现的可能。
“莫惊春事早,花遍野桥西”则在整体的沉静中注入了一抹生机与希望。诗人提醒读者不必对春天的来临感到惊讶,因为春天已经悄然铺满了田野与桥西,花朵遍地开放,预示着生命的复苏与繁荣。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活力,也蕴含了对新生命、新希望的期待与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转折,从静谧的荒村景象过渡到充满生机的春日风光,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也体现了他对生命循环与自然和谐的深刻感悟。
前年银界接天迷,去岁金盘涌海低。
漂泊相逢重一笑,秦淮东畔女墙西。
节物今年事事迟,小春全未到东篱。
可怜短发空欹帽,欠了黄花一两枝。
狂飙吹小春,刮面剧剑鋩。
云气泼浓墨,午窗变曛黄。
六花大如掌,浩荡来无乡。
青女正熟睡,不记行新霜。
寒暑故密移,滕巽乃尔狂。
南邻炭未买,北邻绵未装。
敢论酒价涌,束薪逾桂芳。
岂不解蚤计,善舞须袖长。
频年田薄收,十家九空囊。
被冻知不免,但恨太匆忙。
今朝复何朝,晴色挂屋梁。
人物各解严,儿童笑相将。
熙如谷黍温,免作沟木僵。
两邻报无恙,为汝歌慨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