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己未十月十五日,狱中恭闻太皇太后不豫,有赦,作诗》
《己未十月十五日,狱中恭闻太皇太后不豫,有赦,作诗》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庭柏阴阴昼掩门,乌知有赦闹黄昏。

汉宫自种三生福,楚客还招九死魂。

纵有锄犁及田亩,已无面目见丘园。

只应圣主如尧舜,犹许先生作正言。

(0)
注释
阴阴:形容树木茂盛,阴凉浓厚。
乌知:哪里知道,表示出乎意料。
三生福:指连续三世的好运或福气。
九死魂:形容经历极大危险或苦难的灵魂。
丘园:古代对坟墓的称呼,也指祖先的陵墓。
圣主:指贤明的君主。
尧舜:古代两位著名的贤明君主。
正言:直言劝谏的话语。
翻译
庭院柏树浓荫遮住门,谁会知道黄昏时分有大赦来临。
汉宫中自种下三世的好运,楚地的客人却在呼唤着九死一生的灵魂。
即使有锄头和田地,也没有脸面再去拜谒先人的陵园。
只希望圣明的君主能像尧舜一样,还能允许先生直言不讳。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思想家苏轼的作品。诗中通过对庭院柏树阴凉掩映门户的情景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外界消息闭塞的无奈和悲哀。"乌知有赦闹黄昏"一句,透露出诗人在狱中得知太皇太后不豫且有赦令的喜讯,但这喜讯却如同黄昏后的乌鸦叫声般,在阴森的环境中显得格外凄凉。

接着,"汉宫自种三生福,楚客还招九死魂"两句,诗人通过对比汉宫种植三生之福与自己身处楚地却招致九死之灾的强烈对比,表达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兴衰之间的鲜明对照,以及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力感。

"纵有锄犁及田亩,已无面目见丘园"一句,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于现实生活已经绝望,不再愿意面对那些曾经熟悉的田地和园圃。这里的"锄犁及田亩"象征着正常的农耕生活,而"已无面目见丘园"则显示了诗人内心的悲痛与放弃。

最后两句"只应圣主如尧舜,犹许先生作正言"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君主的向往,以及希望能有机会像古代贤臣一样,为国为民发声说话。这里的"圣主如尧舜"是指古代圣明的君主尧和舜,而"犹许先生作正言"则表达了诗人渴望在这样理想的统治下,能够直言不讳,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狱中生活的描绘,以及个人命运与国家历史之间关系的反思,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化素养、丰富的情感世界以及坚持理想的精神态度。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题汶藏主行巷

玲珑岩畔看云处,帢帻峰头步月时。
一句庭前柏树子,何曾吟作五言诗。

(0)

邺公菴歌

呼猿涧西藏石筍,丹桂苍松达鹫岭。
几年陈迹绝纤埃,一旦佳名出清景。
山家时喜来五马,相携款曲空岩下。
遂许诛茅结小菴,异日功成伴潇洒。
菴成可以资静观,目前直见江湖宽。
邺公政简每频到,试茶笑傲浮云端。
物外似忘轩冕贵,此中深得林泉意。
野人陪著病维摩,游息自同方丈地。
芳献从此流千载,且得而今光胜概。

(0)

庚辰九日陈崇来访说偈

从上行不到处行,取步步登高。
从上说不到处说,取言言见谛。
白酒酿千家,黄花开满地。
噫嘻,陶渊明若知有今此世界,终不执着东篱。

(0)

寄冲退处士章詧

未遂山中吟,时闻世上音。
笑言失真诠,尘秽浊神襟。
归植南园芝,驰他北溟金。
千日勤耕耘,自然生瑶琳。

(0)

颂古一百首

大人境界终难到,到后如何说向人。
不是当人知见力,莫将知见别疏亲。

(0)

三玄偈三首

我有真如性,如同幕里隐。
打破六门关,愿出毗卢印。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