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答丁端州》
《次韵答丁端州》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莫嗟荒僻又离群,且喜风谣岭北闻。

铜柱虽然蛮徼接,竹符还是汉家分。

春书来逐衡阳雁,秋骑归看陇首云。

相见会知南望苦,病骸今似沈休文。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dīngduānzhōu
sòng / wángānshí

jiēhuāngyòuqúnqiěfēngyáolǐngběiwén

tóngzhùsuīránmánjiǎojiēzhúháishìhànjiāfēn

chūnshūláizhúhéngyángyànqiūguīkànlǒngshǒuyún

xiāngjiànhuìzhīnánwàngbìngháijīnshěnxiūwén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边塞生活的真实写照。诗中“莫嗟荒僻又离群”表达了作者对于朋友远离的心情,转而“且喜风谣岭北闻”则是希望能够听到友人在遥远地方的消息。

接下来的两句,“铜柱虽然蛮徼接,竹符还是汉家分”,诗人通过对边塞地理特征的描绘(铜柱和竹符分别象征着中原与边疆的界限),表达了边塞地区文化的交融,以及汉族文化在这片土地上的延续。

“春书来逐衡阳雁,秋骑归看陇首云”则是对季节变化中通信方式和个人行动的一种描绘。春天通过飞鸟传递消息,秋天则是在骑马回程时观赏边塞的风光。这两句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感受,也反映了边疆生活的孤独与寂寞。

最后,“相见会知南望苦,病骸今似沈休文”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彼此之间隔阂的理解。这里的“南望”暗指对故乡或朋友的向往,而“病骸今似沈休文”则是说自己如同古代文人沈休文一般,身体虚弱,但心中充满了文学创作的欲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情感的刻画,展现了一种边塞生活的孤独与寂寞,以及诗人对于友谊的珍视和文化认同的深厚情感。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中夜

老话侵中夜,微霜落半秋。

黄花知月令,白发恋人头。

丹粒应难熟,笙歌最易休。

弦光浑未湿,桂影叠山楼。

(0)

登岱·其一

东行望泰山,了了青芙蓉。

惊翻碧海色,飞落徂徕松。

渐近灭翠霭,未到闻清钟。

摄衣更攀陟,旷然开心胸。

幽花炫日月,异草迷春冬。

俯视小天下,知为众山宗。

不识何年代,盛典来登封。

玉检金泥函,瑞气罗千重。

七十二君迹,风吹杳无踪。

淳浇久已判,举手将奚从。

(0)

雨后舟中晚眺怀王十一

斜阳下兰陵,景物澹尘虑。

草树竞含滋,夜来河上雨。

涓涓泉乱鸣,霭霭霞初吐。

之子渺何在,相思楚天暮。

疏林表远村,微火明前渡。

惆怅暮潮生,广陵隔烟雾。

(0)

饮马城边曲·其二

城边饮马莫辞遐,将采燕山二月花。

日在阵前谁见敌,蓟门关外尽风沙。

(0)

宿青溪

青溪独宿处,远火出江波。

醒酒思残梦,归渔闻夜歌。

月斜人语定,舟晓棹声多。

九子烟霄外,劳生只暂过。

(0)

登舟凤楼和杨铁崖原韵

危楼千尺傍云梯,帘卷晴空雉堞齐。

丹凤朝飞银汉接,苍鲸夜吼海天低。

潮声欲落青鸾杳,树色全荒杜宇啼。

笑问三姑寻弱水,长川东注几曾西。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