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老学而穷,超然以诗鸣。
雍容三百篇,一一韶与韺。
挺特汜水诗,彊梁与古争。
寂寥会隐篇,澹荡遗心营。
珠玑沦瓦砾,有时应夜明。
过者剧千万,岂无一不盲。
我父实久要,早以文会并。
兹来唱无和,樽酒怀平生。
遗篇乃见属,悼往泯厥声。
歘然奋长笔,摭实无过情。
而今且谁托,两族俱凋零。
从古作者意,所务非近程。
徐观百年内,污世曷足名。
二老学而穷,超然以诗鸣。
雍容三百篇,一一韶与韺。
挺特汜水诗,彊梁与古争。
寂寥会隐篇,澹荡遗心营。
珠玑沦瓦砾,有时应夜明。
过者剧千万,岂无一不盲。
我父实久要,早以文会并。
兹来唱无和,樽酒怀平生。
遗篇乃见属,悼往泯厥声。
歘然奋长笔,摭实无过情。
而今且谁托,两族俱凋零。
从古作者意,所务非近程。
徐观百年内,污世曷足名。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处权所作,名为《家君为张丈明叔段丈处厚作诗集序小子赞之》。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古人学问和文学创作的崇敬,以及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
“二老学而穷,超然以诗鸣。” 这两句表达了古代两个老者通过学习达到极致,并且他们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超脱世俗。这里所谓的“二老”,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些文人雅士,他们终身致力于学问和文学创作。
“雍容三百篇,一一韶与韺。” 这里所说的“三百篇”很有可能是指《诗经》中的内容,而“雍容”则形容其音韵和美,表明这些诗歌在形式上既完美又和谐。
接下来的几句:“挺特汜水诗,彊梁与古争。寂寥会隐篇,澹荡遗心营。” 描述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学的尊崇和继承,他们通过自己的作品与古代优秀文献相比较,不断地超越自我。
“珠玑沦瓦砾,有时应夜明。” 这里的意思是说,就像珍珠落在砾石上一样,即使是在最不起眼的地方也会发光,表达了诗人对文学才华的赞美和期待,即便是在黑暗中,也能发出智慧之光。
“过者剧千万,岂无一不盲。” 这句话意味着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难免有不完美的地方,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寻找那些真正的佳作。
随后的几句:“我父实久要,早以文会并。兹来唱无和,樽酒怀平生。” 叙述了诗人家庭对文学的传承,以及自己对于文学创作的热爱与追求,并且在宴饮中回忆起往昔的情景。
“遗篇乃见属,悼往泯厥声。”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时代作品的怀念和尊重,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时代文学可能无法传承下去的忧虑。
接下来:“歘然奋长笔,摭实无过情。” 描写了诗人的创作态度,那就是即使面临困境,也要坚持用笔来表达真挚的情感和思想,不做作伪装。
最后几句:“而今且谁托,两族俱凋零。从古作者意,所务非近程。” 表示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于文学传承面临困境的哀叹,同时也表达了他认为真正的文学创作不应只追求短暂的成功,而应该有长远的目标。
“徐观百年内,污世曷足名。” 这句话则是在反思,如果在未来的一百年里,现今的世界变得更加污浊,那么个人的名字又何足挂齿呢?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文学的回顾和现代社会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以及个人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
河山频送客,天地有归桡。
词藻家何处,风尘路转遥。
裘全仍季子,笔在尚班超。
挟策临雍日,听歌饮泮朝。
壮怀雄献馘,盛事感环桥。
回首兰堪折,惊心蓬共飘。
十年馀绿鬓,四海恋青霄。
汉署空留滞,淮南肯见招。
孤窗鸣夏雨,故国涨秋潮。
安得凌鹏翮,凭君学凤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