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刘文敏公遗事二首·其二》
《读刘文敏公遗事二首·其二》全文
明 / 林大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黄阁云深北斗迟,南都一别紫宸知。

召还不比梁王傅,得告真如太子师。

最忆天颜朝退后,犹传日讲梦来时。

汉家灾异频相问,时有轩车到水涯。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已故刘文敏公的深切怀念之情。首句“黄阁云深北斗迟”以黄阁象征朝廷,云深暗示离别之远,北斗迟则表达了时间的缓慢,营造出一种远离朝廷、思念深切的氛围。接着,“南都一别紫宸知”点明了与刘文敏公的离别之地,紫宸则是皇宫的代称,进一步强调了与朝廷的分离。

“召还不比梁王傅,得告真如太子师”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刘文敏公身份和贡献的尊敬。梁王傅和太子师都是古代官职,这里用以形容刘文敏公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不比梁王傅,意味着刘文敏公的地位和影响力超越了梁王傅;得告真如太子师,则赞扬他如同太子师一般,拥有高深的学问和卓越的才能。

“最忆天颜朝退后,犹传日讲梦来时”这两句深情地回忆了与刘文敏公相处的美好时光。朝退后,指的是工作结束后的闲暇时刻,此时两人可能共话国家大事或个人情感,温馨而深刻。梦来时,则暗示了刘文敏公虽已离去,但他的形象和教诲依然在诗人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仿佛梦境般时常浮现。

最后,“汉家灾异频相问,时有轩车到水涯”两句,表达了对刘文敏公在国家面临困难时的关怀与支持。汉家灾异频相问,说明刘文敏公在国家遇到自然灾害或其他危机时,总是被频繁地询问意见,体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感。时有轩车到水涯,则暗示了刘文敏公虽然已经去世,但他的思想和精神仍然影响着后人,人们会不时地来到他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表达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与刘文敏公相处的回忆和对其贡献的赞美,表达了深深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这位先贤的崇敬和感激。

作者介绍

林大春
朝代:明

(1523—1588)明广东潮阳人,字邦阳,一字井丹。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授行人,累官浙江提学副使,致高拱私党于法,为言官论劾,罢官。有《井丹集》。
猜你喜欢

黄石藏惠药

从来不厌病,以此入无生。

万境皆休歇,一心无所轻。

鸟归深树噪,月向高空明。

惟有石藏老,能羁予俗情。

(0)

摘茶八首·其三

三春日云暮,言采东山薇。

薇熟兼粝香,日永食易饥。

正午彊加餐,既饱神昏疲。

一觉至西逝,倒照疑朝晞。

谁当过鹙子,饮我霜华杯。

双眸忽如电,群峦依旧时。

微猋散林薄,夕景上楼台。

行旅望村烟,蠃角四山催。

落落孤云外,远见耕锄归。

(0)

不饮酒二十首·其十一

我有一枝藤,尝拄海蠃巅。

东南抗巨灵,北与楚云连。

目不接千里,江山常现前。

青嶂皆崒嵂,排叠成蜿蜒。

桐椅昼森森,灵鷟翔翩翩。

幽谷产奇葩,临厓喷飞泉。

中有凌霄台,登高望神仙。

驾鸿乘空来,上下生紫烟。

此岂梦中事,亦非意云然。

太白醉一斗,酒中无百篇。

我无太白才,宁当醉时诠。

愿听予一曲,长谣叹无缘。

(0)

赠雁木堂李烟客曾宅师诸公结社参究四首·其四

手握木蛇曹氏女,道人本色无刀斧。

嘉州大像吃黄莲,陜府铁牛满口苦。

(0)

白鹅潭望大通寺

微茫烟浪接平沙,棹入幽深处处花。

天阔恍疑非世界,岸回方觉有人家。

帆前细雨春将尽,云外疏钟日已斜。

征客此时还怅望,离离芳草遍天涯。

(0)

曹溪杂咏·其三

所嗟褦襶苦,扰扰几时休。

未识邯郸梦,徒怀杞国忧。

齐奴终齿剑,飞将不封侯。

输却寒山子,孤峰枕石头。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