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摘茶八首·其三》
《摘茶八首·其三》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古风

三春日云暮,言采东山薇。

薇熟兼粝香,日永食易饥。

正午彊加餐,既饱神昏疲。

一觉至西逝,倒照疑朝晞。

谁当过鹙子,饮我霜华杯。

双眸忽如电,群峦依旧时。

微猋散林薄,夕景上楼台。

行旅望村烟,蠃角四山催。

落落孤云外,远见耕锄归。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采摘东山薇菜的日常,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感悟。诗中通过描述从清晨到傍晚的一系列生活片段,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生机。

首句“三春日云暮,言采东山薇”点明了时间与地点,春天的黄昏,诗人开始采摘东山上的薇菜。接着,“薇熟兼粝香,日永食易饥”描绘了薇菜成熟后散发的香气,以及长时间劳作后的饥饿感。诗人强调了食物的简单与满足,体现了生活的朴素与真实。

“正午彊加餐,既饱神昏疲”描述了中午时分,诗人勉强进食以补充体力,但饱餐之后感到精神疲惫。这一段落反映了劳动的艰辛与身体的劳累。

“一觉至西逝,倒照疑朝晞”则描绘了午后小憩的情景,诗人醒来时,夕阳的倒影让人误以为是早晨的阳光。这里不仅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生活的循环与宁静。

“谁当过鹙子,饮我霜华杯”一句,诗人借用鹙子(一种鸟)的形象,表达了希望有人能分享这份宁静与美好,如同饮下霜华杯中的甘露,寓意心灵的滋润与满足。

“双眸忽如电,群峦依旧时”描绘了诗人短暂的觉醒,双目仿佛瞬间明亮,群山依旧静默,象征着内心的觉醒与外界的和谐共存。

“微猋散林薄,夕景上楼台”写出了微风吹拂树林,夕阳映照楼台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行旅望村烟,蠃角四山催”描述了远处行旅之人望向村庄的炊烟,以及山间的钟声催促着时间的流逝,体现了生活的节奏与自然的韵律。

最后,“落落孤云外,远见耕锄归”以孤云为背景,远眺耕者归家的画面,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和意境美。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思亲歌

苑中高树枝叶云,上有慈乌乳雏勤。

雏翎少乾呼教飞,腾翔哑哑朝与昏。

有时力及随飞去,有时不及枝内存。

呼来呼去翎羽硬,万里长风两翼振。

父母双飞紧相随,雏知返哺天性真。

吾思昔日微庶民,苦哉憔悴堂上亲。

歔欷歔欷梦寐心不泯,人而不如鸟乎将何伸。

(0)

春日楼居

自甘养拙转愁轻,高卧春风潞子城。

几处断云还独鸟,谁家深树响流莺。

校书积岁非成癖,乐圣当时已近清。

万事古来惟结舌,传经应许汉更生。

(0)

宫词一百七首·其三十三

自入长安帝子家,一年一见紫薇花。

花开花落年年事,不管愁人鬓又华。

(0)

秋思

梧桐生碧砌,密叶暗金井。

惊心昨夜月,照见栖禽影。

(0)

元夕与妇饮

问夜夜何其,眷兹灯火夕。

月出屋东头,照见琴与册。

老妇纪节序,清夜罗酒席。

右蛮舞袅袅,左琼歌昔昔。

妇起劝我酒,寿我岁千百。

仰唾天上蜍,誓作酒中魄。

劝君饮此酒,呼月为酒客。

妇言自可听,为之浮大白。

(0)

放慵

愁到心常结,事过心自凉。

幽忧漫成疾,慵放且何妨。

笼鹤声难出,床龟息稳藏。

浮生付天地,澄虑博山香。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