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日云暮,言采东山薇。
薇熟兼粝香,日永食易饥。
正午彊加餐,既饱神昏疲。
一觉至西逝,倒照疑朝晞。
谁当过鹙子,饮我霜华杯。
双眸忽如电,群峦依旧时。
微猋散林薄,夕景上楼台。
行旅望村烟,蠃角四山催。
落落孤云外,远见耕锄归。
三春日云暮,言采东山薇。
薇熟兼粝香,日永食易饥。
正午彊加餐,既饱神昏疲。
一觉至西逝,倒照疑朝晞。
谁当过鹙子,饮我霜华杯。
双眸忽如电,群峦依旧时。
微猋散林薄,夕景上楼台。
行旅望村烟,蠃角四山催。
落落孤云外,远见耕锄归。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采摘东山薇菜的日常,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感悟。诗中通过描述从清晨到傍晚的一系列生活片段,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生机。
首句“三春日云暮,言采东山薇”点明了时间与地点,春天的黄昏,诗人开始采摘东山上的薇菜。接着,“薇熟兼粝香,日永食易饥”描绘了薇菜成熟后散发的香气,以及长时间劳作后的饥饿感。诗人强调了食物的简单与满足,体现了生活的朴素与真实。
“正午彊加餐,既饱神昏疲”描述了中午时分,诗人勉强进食以补充体力,但饱餐之后感到精神疲惫。这一段落反映了劳动的艰辛与身体的劳累。
“一觉至西逝,倒照疑朝晞”则描绘了午后小憩的情景,诗人醒来时,夕阳的倒影让人误以为是早晨的阳光。这里不仅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生活的循环与宁静。
“谁当过鹙子,饮我霜华杯”一句,诗人借用鹙子(一种鸟)的形象,表达了希望有人能分享这份宁静与美好,如同饮下霜华杯中的甘露,寓意心灵的滋润与满足。
“双眸忽如电,群峦依旧时”描绘了诗人短暂的觉醒,双目仿佛瞬间明亮,群山依旧静默,象征着内心的觉醒与外界的和谐共存。
“微猋散林薄,夕景上楼台”写出了微风吹拂树林,夕阳映照楼台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行旅望村烟,蠃角四山催”描述了远处行旅之人望向村庄的炊烟,以及山间的钟声催促着时间的流逝,体现了生活的节奏与自然的韵律。
最后,“落落孤云外,远见耕锄归”以孤云为背景,远眺耕者归家的画面,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和意境美。
苑中高树枝叶云,上有慈乌乳雏勤。
雏翎少乾呼教飞,腾翔哑哑朝与昏。
有时力及随飞去,有时不及枝内存。
呼来呼去翎羽硬,万里长风两翼振。
父母双飞紧相随,雏知返哺天性真。
吾思昔日微庶民,苦哉憔悴堂上亲。
歔欷歔欷梦寐心不泯,人而不如鸟乎将何伸。
问夜夜何其,眷兹灯火夕。
月出屋东头,照见琴与册。
老妇纪节序,清夜罗酒席。
右蛮舞袅袅,左琼歌昔昔。
妇起劝我酒,寿我岁千百。
仰唾天上蜍,誓作酒中魄。
劝君饮此酒,呼月为酒客。
妇言自可听,为之浮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