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月堂成竟斲棺,延真人只葬衣冠。
浮云眼见成骑虎,不似抽身稳跨鸾。
偃月堂成竟斲棺,延真人只葬衣冠。
浮云眼见成骑虎,不似抽身稳跨鸾。
此诗描绘了一位修道者延真人的形象。他不追求物质的奢华,连自己的棺木也不愿意过于雕饰,只希望简单地以衣冠入葬。这反映了他淡泊明志、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浮云眼见成骑虎"一句,则形象地表达了延真人道术高深,已达到能够驾驭云游四海的境界。"不似抽身稳跨鸾"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超凡脱俗的意象,其中“抽身”指的是脱掉凡躯,“稳跨鸾”则是比喻已经羽化成仙,骑乘神鸟翱翔天际。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塑造了一位道人超然物外、精神飞扬的形象,同时也映照出诗人对于这种高洁脱俗生活理念的赞美之情。
残暑何奸雄,酷烈不肯退。
稚秋太君子,敛避不敢对。
薰风来无期,民愠良愦愦。
吴牛方喘月,渴想蓐收代。
金行既用事,炎赫乃故在。
于今几何时,秋夏终晦昧。
畏热如畏虎,悸汗流浃背。
南山殷其雷,崛起云霮䨴。
谁当笺老天,与世思盥颒。
风雨一洗之,此热不可再。
琴思清于五柳陶,词源浩浩似秋涛。
落花未赋时争价,香草曾吟处得骚。
七字法传山谷秘,数篇文比曼卿豪。
衰年酷为齐年喜,紫橐仙翁有凤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