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朱阑眺望,唤月池边,又成新绿如许。
红杏飘香,绯桃逐水,次第伴春归去。
绣阁沉吟,书帏冷淡,几番愁聚。
听树头、百啭莺啼,似欲把春留住。
多少伤情旧事,任年光如驶,寻思无据。
正深掩重门,闲却吹箫院宇。梦回酒醒,雨丝风絮。
总是断人肠处。更两地、兰灺香销,同听沈如街鼓。
倚朱阑眺望,唤月池边,又成新绿如许。
红杏飘香,绯桃逐水,次第伴春归去。
绣阁沉吟,书帏冷淡,几番愁聚。
听树头、百啭莺啼,似欲把春留住。
多少伤情旧事,任年光如驶,寻思无据。
正深掩重门,闲却吹箫院宇。梦回酒醒,雨丝风絮。
总是断人肠处。更两地、兰灺香销,同听沈如街鼓。
这首《望湘人·惜春》由清代词人张振所作,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时的哀愁与惋惜之情。词中以细腻的笔触,通过倚栏远眺、月色新绿、红杏飘香、绯桃逐水等景象,展现了春日的美丽与短暂。
“倚朱阑眺望,唤月池边,又成新绿如许。”开篇即以倚栏远眺的视角,描绘了一幅月色下的池塘,新绿满眼,生机勃勃的景象,为全词奠定了哀而不伤的情感基调。
“红杏飘香,绯桃逐水,次第伴春归去。”接着,词人通过红杏、绯桃等春花的凋零,暗示着春天的逐渐消逝,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
“绣阁沉吟,书帏冷淡,几番愁聚。”在幽静的闺房中,词人沉吟不语,书帷显得格外冷清,几番愁绪凝聚心头,进一步深化了词中的哀愁情绪。
“听树头、百啭莺啼,似欲把春留住。”通过莺啼声声,仿佛在试图挽留春天,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离去的不舍与无奈。
“多少伤情旧事,任年光如驶,寻思无据。”词人回忆起往昔的种种情感,感叹时光飞逝,无法寻觅其踪迹,流露出深深的遗憾与感伤。
“正深掩重门,闲却吹箫院宇。”描绘了主人公深闭门扉,院落寂静,不再吹奏箫声,象征着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梦回酒醒,雨丝风絮。总是断人肠处。”梦醒后,面对细雨微风,词人感到心痛不已,难以自拔。
“更两地、兰灺香销,同听沈如街鼓。”最后,词人想象着两地相隔之人,各自感受着相同的离愁别绪,如同听到同一座城市的街鼓声,寓意着时空虽异,情感相通。
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象相结合,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深深惋惜与哀愁,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展现了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麦野青深,桃溪红暗,浪游何处芳园。
清明初过,门巷霭晴烟。
柳外池塘绿遍,溪流细、终日溅溅。
东风软,谁家儿女,墙里送秋千。花前。
从醉倒,吾当尽量,君盍忘年。
纵杯盘草草,随分开筵。
自有高谈雄辩,何须问、急管繁弦。
身长健,少陵如在,应赋饮中仙。
老松如蛟龙,秋来露鳞甲。
雷霆昨夜雨,奋迅以时发。
道人粲可流,出世雨相法。
至今狮子吼,狐兔尚惊怛。
金绳小金山,突兀一峰拔。
桐城旧知音,相招遗书札。
世情强轻重,祖道无广狭。
天宁有佳句,钟磬斗铿戛。
嗟予丘壑姿,晚岁麋鹿狎。
属和良不工,前诗万钧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