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天宁因上人韵送僧用懿住桐城金绳山》
《和天宁因上人韵送僧用懿住桐城金绳山》全文
宋 / 王之道   形式: 古风

老松如蛟龙,秋来露鳞甲。

雷霆昨夜雨,奋迅以时发。

道人粲可流,出世雨相法。

至今狮子吼,狐兔尚惊怛。

金绳小金山,突兀一峰拔。

桐城旧知音,相招遗书札。

世情强轻重,祖道无广狭。

天宁有佳句,钟磬斗铿戛。

嗟予丘壑姿,晚岁麋鹿狎。

属和良不工,前诗万钧压。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iānníngyīnshàngrényùnsòngsēngyòngzhùtóngchéngjīnshéngshān
sòng / wángzhīdào

lǎosōngjiāolóngqiūláilínjiǎ

léitíngzuófènxùnshí

dàoréncànliúchūshìxiāng

zhìjīnshīhǒushàngjīng

jīnshéngxiǎojīnshānfēng

tóngchéngjiùzhīyīn
xiāngzhāoshūzhá

shìqíngqiángqīngdào广guǎngxiá

tiānníngyǒujiāzhōngqìngdòukēngjiá

jiēqiū姿wǎnsuì鹿xiá

shǔliánggōngqiánshīwànjūn

鉴赏

在这首诗中,作者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老松的雄伟与秋天的肃杀气氛。"老松如蛟龙"一句,将老松比喻为神秘而强大的蛟龙,显现出自然景物的生命力和坚韧不拔。紧接着的"秋来露鳞甲"则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凉爽与生机,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坚硬、保护自己的意象。

雷霆与昨夜之雨,是对气氛的进一步渲染,增添了一份动荡和急促。"奋迅以时发"则显得更为迫切,如同道家修炼者的精神状态,追求在特定的时刻迸发出内在的力量。

接下来的几句"道人粲可流,出世雨相法。至今狮子吼,狐兔尚惊怛",描写了道人的超脱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力,即使是凶猛如狮子的生物也无法不受其影响。

金绳小金山突兀一峰拔,是对山势之雄伟的描述,这里的小金山像是被赋予了生命,挺立在大自然中。"桐城旧知音,相招遗书札"则是诗人对于友情的怀念和珍视,以及通过书信来维系这份情谊。

"世情强轻重,祖道无广狭"表达了对世间纷争与偏见的超越,以及对道家修炼之道的理解。天宁有佳句,钟磬斗铿戛,则是赞美天宁之地或人所留下的诗文韵味。

嗟予丘壑姿,晚岁麋鹿狎,是诗人对于自己年华老去、身处荒野的自况,以及对自然界中动物和谐相处的观察与感慨。最后"属和良不工,前诗万钧压"则是诗人对于自己的创作技巧的自谦,同时也强调了之前作品的重量级影响。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道法以及个人修养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王之道

王之道
朝代:宋   籍贯:庐州濡须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
猜你喜欢

游湖头观桃花行数里弥望不绝有僧新开兰若于万花之中留三绝句书辩公房·其二

城内僧来城外住,寺边花隔寺中篱。

花开花落春如许,宴坐深房总不知。

(0)

次韵卢赞元江亭即事二绝句·其一

斜日江头春又归,半天垂柳拂云齐。

流莺向晚浑无赖,隔水飞来枝上啼。

(0)

送刘天游益明赴省

两骥腾风上九垓,瑶林琼树绝纤埃。

行观海运几千里,坐待春惊二月雷。

霹雳一声天外响,婆娑双桂月中开。

老翁日望长安信,报喜泥金早寄回。

(0)

刘时举主簿相别三十年忽相遇于沅湘之间古夜郎郡也郡素窘俸馈不继垂橐而归相聚月馀赋诗为别

谪仙适窜夜郎道,主簿归从飞鸟边。

但喜骑驴得佳句,忽忘挥麈是何年。

且将肚束三条篾,敢望腰缠十万钱。

剩斩湘南几竿竹,他时分我钓鱼船。

(0)

次韵钟令

闲举酒兵挑一战,愁城欲下战方酣。

且烹北苑龙香茗,暂脱东禅鹘臭衫。

有志干时君自许,无钱使鬼我何堪。

江湖寂寞生涯尽,对客不应容易谈。

(0)

次韵义夫同年见寄二首·其一

青袍犹带御炉烟,坐觉江湖岁月迁。

忆在九霄联雁塔,恍如三尺铸龙泉。

荐书飞鹗闻天上,綵笔题诗落眼前。

白发郎官才力健,知公家世似韦贤。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