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细通何处。柳溪新雨。
清风十里送篮舆,行不尽、山无数。一簇楼台窣堵。
老僧常住。悬知俗客不曾来,门外苍苔如许。
流水细通何处。柳溪新雨。
清风十里送篮舆,行不尽、山无数。一簇楼台窣堵。
老僧常住。悬知俗客不曾来,门外苍苔如许。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中寺庙生活图景。开篇“流水细通何处”表达了对远方水声渺渺连绵的好奇与向往,紧接着“柳溪新雨”则营造出一个阴雨绵绵、生机勃勃的自然环境。“清风十里送篮舆”和“行不尽、山无数”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亲近感受与深厚情感,清风似乎在帮助他前行,而连绵的山脉却是他旅途中无法穷尽的景象。
接下来的“一簇楼台窣堵”描写了一处废弃或半毁的建筑物,可能是一个寺庙的一部分,“老僧常住”则让人感受到这里有一位长期居住的老僧,他与世隔绝,却也自得其乐。
最后“悬知俗客不曾来,门外苍苔如许”表达了诗人对于寺庙之外世界的陌生与疏离,以及对寺内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这里的“悬知”意味着挂念或期待,而“门外苍苔如许”则是用来形容寺院之外的世界和寺庙内部之间的差异,苍苔覆盖的地面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和世间的冷暖。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致描绘,以及对孤独老僧生活状态的刻画,展现了一个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合一的宁静世界。
此来渐觉身无累,欲学灊溪讳名氏。
钟山万顷独经行,山日松风吹冻耳。
闻有僧从法窟来,当锋戏作横机试。
探怀示我妙伽陀,两翁回互偏中至。
乃知道德无贫贱,□□相求亦相契。
妙谈何日看挥斤,此老鼻端有馀地。
此山分得僧中龙,独论悬断今年丰。
定知胸次有造化,是非饱更田舍翁。
清晨一雨符君说,喜如初得丹砂诀。
精神矍铄口垂涎,一饱可期扶病劣。
老来百事不如人,但愿?稏秋如云。
莫如往年水车联,龟兆坼出生黄尘。
莫翁心地绝榛卤,圆中规而方中矩。
千偈平生如建瓴,此诗可意真时雨。
我诗脱口酬未当,只欲与君凭阁望。
万顷连天绿锦光,舞浪崩腾似春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