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司马彪续汉志》
《咏司马彪续汉志》全文
隋朝 / 李世民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二仪初创象,三才乃分位。

非惟树司牧,固亦垂文字。

绵代更膺期,芳图无辍记。

炎汉承君道,英谟纂神器。

潜龙既可跃,逵兔奚难致。

前史殚妙词,后昆沈雅思。

书言扬盛迹,补阙兴洪志。

川谷犹旧途,郡国开新意。

梅山未觉朽,谷水谁云异。

车服随名表,文物因时置。

凤戟翼康衢,銮舆总柔辔。

清浊必能澄,洪纤幸无弃。

观仪不失序,遵礼方由事。

政宣竹律和,时平玉条备。

文囿雕奇彩,艺门蕴深致。

云飞星共流,风扬月兼至。

类禋遵令典,坛壝资良地。

五胜竟无违,百司诚有庇。

粤予承暇景,谈丛引泉秘。

讨论穷义府,看覈披经笥。

大辨良难仰,小学终先匮。

闻道谅知荣,含毫孰忘愧。

(0)
注释
二仪:天地。
三才:天、地、人。
司牧:管理,统治。
文字:书写系统,文化。
膺期:承受时代的期望。
辍记:不停止记载。
炎汉:指汉朝,以其火德而称炎汉。
神器:帝王的权位。
逵兔:快速奔跑的兔子,比喻难以捕捉的目标。
前史:以前的历史记载。
后昆:后代。
扬盛迹:颂扬过去的辉煌事迹。
补阙:补充遗漏,修正错误。
洪志:宏伟的志向。
川谷:河流与山谷。
郡国:古代行政区划,郡与诸侯国。
车服:车辆与服饰,象征身份地位。
文物:文化遗产,泛指各种器物。
凤戟:装饰有凤凰图案的兵器,象征皇家权威。
銮舆:皇帝的车驾。
清浊:清澈与浑浊,比喻善恶、是非。
洪纤:大的小的,泛指一切事物。
观仪:观察礼仪。
遵礼:遵循礼法。
竹律:比喻严明的法律。
玉条:珍贵的法规。
文囿:文学的园地。
艺门:艺术的领域。
云飞星共流:形容自然景象的和谐美丽。
风扬月兼至:风起月升,形容时间的流转。
类禋:祭祀祖先的仪式。
坛壝:祭坛周围的矮墙,泛指祭祀场所。
五胜:五行相克相生,达到平衡。
百司:众多的官署,泛指政府机构。
粤予:我,作者自称。
暇景:闲暇时光。
谈丛:谈论的话题。
泉秘:深奥的知识。
义府:道理的宝库,指各种学问。
经笥:装经书的箱子,比喻学问渊博。
大辨:高深的辩论或理论。
小学:基础教育,此处指基础知识。
闻道:知晓道理。
含毫:执笔写作。
翻译
天地初现象,万物分定位。
不仅立秩序,且流传文字。
世代更替间,美好记录不断。
汉朝继君道,英明策略握权柄。
隐龙待飞跃,疾兔怎难得。
前史尽妙语,后代沉思深远。
书记载辉煌,补遗振雄心。
河谷依旧流,郡国展现新气象。
梅山不朽老,谷水何曾异常。
车服依身份,文物随时代置。
凤旗护大道,皇帝车驾温柔驾驭。
清浊终澄清,巨细皆不弃。
观礼有序行,遵礼行事。
政令如竹律和谐,时局安稳法规全。
文苑雕琢奇彩,艺术门深远意蕴。
云与星共漂流,风带月同至。
祭祀遵循古礼,祭坛择吉地。
五行和谐无违,百官得庇护。
我有幸闲暇,言谈引出深奥学问。
探讨穷究义理,审核揭开经典箱。
高论实难及,基础学识易匮乏。
知道即荣耀,提笔怎能无愧。
鉴赏

这首诗是中国古代的一篇咏史诗,它以深邃的历史视角和宏大的文化自信,展现了对古代文明的缅怀和对国家治理的深刻认识。从内容上看,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首先,诗人通过“二仪初创象,三才乃分位”开篇,揭示了宇宙万物之源远流长的哲学观念,指出了天地间各种元素和事物的生成与发展。接着,“非惟树司牧,固亦垂文字”表明了文治与武功并重的治国理念,其中“树司牧”可能暗示着古代帝王对国家的管理和养护,而“垂文字”则强调了文化传承与教育的重要性。

在接下来的部分,“绵代更膺期,芳图无辍记”表达了历史长河中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感,以及对美好事物不留痕迹的追求。紧接着,“炎汉承君道,英谟纂神器”展示了历史上各个朝代的治国之道和英明君主的智慧。

诗人又通过“潜龙既可跃,逵兔奚难致”暗示了人才的选拔与任用,以及对才能的识别与培养。而“前史殚妙词,后昆沈雅思”则是对历史文献的赞美和后人的深刻思考。

随后的内容,“书言扬盛迹,补阙兴洪志”表达了通过文字记录来弘扬先贤遗泽,以及修复过失以实现宏伟目标的愿景。接着,“川谷犹旧途,郡国开新意”描绘了一种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对社会发展的创新追求。

“梅山未觉朽,谷水谁云异”则是诗人对传统文化与自然之美的珍视,以及对未来变迁的思考。而“车服随名表,文物因时置”可能是在强调礼仪制度的重要性和文化遗产的时代价值。

在后续部分,“凤戟翼康衢,銮舆总柔辔”描绘了一种祥瑞的景象和对国家安宁的美好祝愿。紧接着,“清浊必能澄,洪纤幸无弃”则是希望社会能够澄清混乱,不让任何人才或资源被浪费。

“观仪不失序,遵礼方由事”表达了对传统秩序的尊重和对正确行为规范的遵循。而“政宣竹律和,时平玉条备”则是在强调治理国家必须以公正、和谐为原则,以及在太平盛世中法律应完备。

诗人通过“文囿雕奇彩,艺门蕴深致”赞美了文化艺术的繁荣与技术工艺的精湛。此外,“云飞星共流,风扬月兼至”描绘了一幅宇宙万物和谐共生之景。

在“类禋遵令典,坛壝资良地”中,诗人可能是在探讨宗教信仰与道德修养,以及对圣洁地方的追求。紧接着,“五胜竟无违,百司诚有庇”表达了希望国家各方面都能够顺利运行,并且每个部门都能得到保护和支持。

最后,“粤予承暇景,谈丛引泉秘”可能是在表达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以及对知识探索的热忱。而“讨论穷义府,看覈披经笥”则是诗人对于学问探究和文献研究的深入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对国家大事的关怀。它不仅展现了古代文明的辉煌,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治国理政的深刻见解,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作者介绍
李世民

李世民
朝代:隋朝   生辰:599年-649年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一说599年1月23日】-公元649年7月10日),生于武功之别馆(今陕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猜你喜欢

归舟三绝·其一

江边踏月入孤舟,水月流光一片浮。

夜静海门雷怒吼,潮头冻杀未甘休。

(0)

题黄山二首·其二

地灵通十洞,山邃宅诸仙。

怪似龙逢霹,高疑剑倚天。

岩端锁丹灶,石罅逗温泉。

却忆登楼堞,徒能见巨然。

(0)

题焦山客位

锁断长江铁户门,风帆云海几朝昏。

能依佛教绵遗址,大胜焦家裕后昆。

鹤骨已仙羲帖在,鳌身不动米碑存。

住山传得文殊印,遮莫前身是了元。

(0)

陈推官幽居十咏·其十雪中访隐

寒气侵凌鹤氅,苍头急打柴门。

鹊抱冰枝欲语,山人喜色春温。

(0)

送许士龙秘校

南山雾豹隐,北海风鹏飞。

显晦不在人,屈伸各有时。

之子后来秀,蹑屩飘长裾。

俗眼变青白,论士相目皮。

父执谢艮斋,片言借吹嘘。

闻君方远游,行李将何如。

食梅不免酸,弹铗不免悲。

易尽床头金,难浣衣上缁。

白发倚门望,岂宜去庭闱。

林乌能反哺,人亦称其慈。

勿徒走踆踆,而更归迟迟。

志定学始进,身臞道方肥。

譬如汲深井,脩绠斯得之。

持此为亲荣,玉润山含辉。

苦言当赠策,申以南陔诗。

(0)

和黄先卿即事五首·其四

生理今何似,丰年亦屡空。

有愁催发白,无药驻颜红。

归计何时决,诗家乃尔穷。

悲风吹宰木,吾亦梦江东。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