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为茭桥居士作念念即佛颂》
《为茭桥居士作念念即佛颂》全文
宋 / 黄庭坚   形式: 古风

诸佛心内,众生心心作佛。

众生心中,诸佛念念證真。

君言诸佛无相,山鬼窟里安葬。

即今十二时中,是谁随波逐浪。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èijiāoqiáoshìzuòniànniànsòng
sòng / huángtíngjiān

zhūjièxīnnèizhòngshēngxīnxīnzuò

zhòngshēngxīnzhōngzhūniànniànzhèngzhēn

jūnyánzhūxiāngshānguǐānzàng

jīnshíèrshízhōngshìshuísuízhúlàng

注释
诸佛:指众多的佛陀或者佛法的最高境界。
心内:内心深处。
众生:世间所有生命。
心心作佛:每颗心都有成佛的可能性。
念念:时刻不断。
證真:证悟真理。
无相:无形无相,不具象化。
山鬼窟:隐秘的山洞,可能象征未知或隐秘的地方。
即今:现在。
十二时中:一天的十二个时辰。
随波逐浪:比喻随世俗潮流而动,失去自我。
翻译
在众佛的心中,每个众生的心都能成为佛。
在众生的心中,每一刻佛都在证得真理。
你说众佛没有形象,那他们在山鬼的洞穴里又是如何安放的呢?
就在现在的十二个时辰里,又有谁在随波逐流,迷失自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为居士茭桥所作的颂词,主题围绕着佛教的"念念即佛"理念。诗中强调了佛性和众生心性的共通性,认为在每个众生心中都蕴藏着成佛的可能性,只要时刻保持觉知和真我,就能证得真理。诗人以"诸佛心内,众生心心作佛"表达这一观点,指出佛并非外在的形态,而是内在的觉悟。

接着,诗人通过"君言诸佛无相,山鬼窟里安葬",反驳了对佛像和形式化的误解,暗示真正的佛存在于每一个平凡人心中,无需外在的象征。最后,"即今十二时中,是谁随波逐浪"则以日常生活中的时间流转为喻,提醒人们应把握当下,不被世俗的浮华所左右,而是要如佛般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觉察,不随波逐流。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寓理于象,富有哲理,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禅意风格。

作者介绍
黄庭坚

黄庭坚
朝代:宋   字:鲁直   号:山谷道人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生辰:1045.8.9-1105.5.24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猜你喜欢

暇日饮酒辄用靖节先生韵积二十首·其十五

凄凉三径中,中有一亩宅。

庭多鸟雀喧,巷绝车马迹。

卧病与世疏,俯仰踰半百。

何以销我忧,美酒浮大白。

独欠高阳徒,临风增惋惜。

(0)

登鱼台读唐梁至金人碑有感

石台突兀镇荒云,废寺凄凉石有文。

鲁国遗风无彷佛,矢鱼以后几纷纷。

(0)

金陵僦舟渡江至仪真登陆·其四

舟人忽惊问,春事已平分。

江水浸钩月,晴空横疋云。

(0)

书明月山房

猗欤大块中,有此赤肉团。

曾无生与死,从渠暑复寒。

炽然常说法,风动万琅玕。

了然无一物,满目是青山。

以幻观吾幻,以闲乐吾闲。

世态自消长,日月长循环。

(0)

赵侯保民惠政纪实诗.纪钉截县江六

县江日日过车船,传是官军或不然。

截断县江教莫入,民舟方始得安眠。

(0)

桂花

服食生平屑辟邪,死埋金粟或金沙。

忽惊秋骨开成雪,谁遣香魂化作花。

云外孤芳吟舞鹫,月中半影匿妖蟆。

先生幽佩乘风去,独向仙堂看织纱。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