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鱼台读唐梁至金人碑有感》
《登鱼台读唐梁至金人碑有感》全文
宋 / 汪梦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石台突兀镇荒云,废寺凄凉石有文。

鲁国遗风无彷佛,矢鱼以后几纷纷。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历史遗迹与自然景观交织的画面,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淡淡的哀愁。首句“石台突兀镇荒云”,以“石台”为中心,通过“突兀”一词,形象地展现了石台的高耸与孤绝,而“镇荒云”则暗示了此处的荒凉与静谧,仿佛是时间的见证者,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天地。

接着,“废寺凄凉石有文”,将视角转向了废弃的寺庙,虽然寺庙已经破败不堪,但石头上却刻满了历史的痕迹,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这里的“石有文”不仅指物理上的文字,更蕴含了深层的文化与历史信息,让人不禁联想到那些曾经在这里发生过的辉煌与变迁。

“鲁国遗风无彷佛”,进一步深化了历史的厚重感。鲁国,古代诸侯国之一,以其文化繁荣著称。然而,在这荒废的石台与寺庙前,昔日的繁华已不复存在,留下的是对历史的深深怀念与对文明传承的思考。“无彷佛”三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辉煌景象的追忆与失落。

最后,“矢鱼以后几纷纷”,以“矢鱼”为喻,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历史事件或象征,暗示了随着时间的流逝,历史的脉络变得纷繁复杂,难以清晰辨识。这句话既是对历史演变的感慨,也是对后世如何理解和传承历史文化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石台、废寺、历史遗迹的描绘,以及对鲁国遗风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文化传承的忧虑与期待。诗中蕴含的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往辉煌的怀念,也有对现实荒凉的感慨,以及对未来文化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情怀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汪梦斗
朝代:宋

梦斗字玉南,号杏山,绩溪人。理宗景定二年(一二六一)魁江东漕试,授江东制置司干官。度宗咸淳间为史馆编校,以事弃官归。宋亡,不仕。[1] 有北游集。后从事讲学以终。汪梦斗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北游集》为底本,校以明隆庆三年汪廷佐刊《北游诗集》(简称明刊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太阴井

朔风吹角虔南摧,满城红紫飘龙堆。

明妆翠袖马上去,李花桃花参差开。

可怜一片太阴井,万古阴沉照人影。

贞姬志妇泣呼天,石发重泉抱银绠。

井中白骨撑如山,黄土青苔葬香冷。

扶阑铁绣半生花,犹有清寒逼蛙黾。

我从绵上问馀灰,子规血尽越王台。

枯肠过此不敢饮,乞取佛钵分僧罍。

(0)

客卢陂蔬食不继每啖煨芋

卢陂土力薄,菜甲间凫茈。

矧此遘兵革,比户寡晨炊。

羁人阻戎马,日旰常苦饥。

悯默愧杜老,草堂躬饷藜。

荷担山上去,百钱买蹲鸱。

煮作白石香,青盐发紫泥。

人饱数枚已,每剩釜中糜。

世乱困衣食,行役息何时。

城西一顷豆,知已落为萁。

安得间道归,岁晚躬扶犁。

(0)

石人羁天子地

岭嶂开北门,寰宇相轩轾。

劲气铄群峰,湍流自猛鸷。

苍莽荒厓间,谁识天子地。

潋江奔上游,孤凤骞其翅。万年盘古山,凿破洪?翠。

从此金精辟,英雄奋颓季。

于今悲倒悬,神器沉幽冀。

回看五岭外,霸图争未坠。

炎汉高苍苍,山河起秋思。

天王在山徼,日月躔南次。

野老盻鸾舆,瘴海留忠义。

悠悠我行迈,无限兴亡事。

欲上粤王台,一洒啼鹃泪。

(0)

禾城书所见·其二

画角凄凉永夜鸣,馲驼牛马满荒城。

天涯处处吹芦管,何必重歌出塞行。

(0)

五日即事二首·其一

梅雨空阶润绿茵,轻雷点点动芳樽。

檐前戴胜啼何巧,石上昌阳剪更新。

香草离骚怀帝子,荒山采药自君臣。

角巾莫向榴花照,昨日西风鬓似银。

(0)

骤雨

危樯逢骤雨,断岸只高天。

苍莽江山乱,风波宇宙悬。

疾雷龙尾会,暝色月痕先。

畏路安吾拙,沙鸥急濑眠。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