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龙鳞,晚风牛背,散新晴、郊外芳昼。
几多时、春原嫩绿如绣。
如今活计汗珠里,说经年、一家南亩。
幸靠得天恩,酸心剩此升斗。青黄断,挨饿久。
度日更无糠,白泥哄口。还刮龟毛,半死命根谁救。
莫更笑,乡中叟。军歌响、如何将就。
趁今日、郑侠图中,斟杯浊酒。
秋水龙鳞,晚风牛背,散新晴、郊外芳昼。
几多时、春原嫩绿如绣。
如今活计汗珠里,说经年、一家南亩。
幸靠得天恩,酸心剩此升斗。青黄断,挨饿久。
度日更无糠,白泥哄口。还刮龟毛,半死命根谁救。
莫更笑,乡中叟。军歌响、如何将就。
趁今日、郑侠图中,斟杯浊酒。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状态。"秋水龙鳞"形象地写出秋水如镜,波光粼粼,"晚风牛背"则展现出傍晚时分牛儿悠闲地在田野上漫步。诗人描述了雨后新晴,郊外一片生机盎然,春天的原野嫩绿如绣。
然而,接下来的诗句转向了生活的艰辛。农民们辛勤劳作,汗水换来的只是微薄的收成,"如今活计汗珠里,说经年、一家南亩"表达了他们的辛勤与困苦。诗人感慨,靠着天公还算有些恩赐,但生活依然艰难,仅能勉强维持温饱。
"青黄断,挨饿久"揭示了粮食短缺,日子过得极其贫困,连粗粮都难以充饥,只能以白泥糊口。诗人甚至提到剥取龟壳以求生,处境凄惨,无人救援。他感叹自己身为乡村老人,面对军队歌声和不公,只能勉强应对。
最后,诗人借郑侠的图象,表达对社会不公的不满,希望能借酒浇愁,"趁今日、郑侠图中,斟杯浊酒",流露出无奈与愤慨的情绪。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反映清代末年农村贫困生活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疾苦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