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居城栅尽非元,唯有江山似昔年。
听讼棠阴遗旧址,按行台旆照晴川。
重来自喜恩威洽,别后常嗟岁月迁。
道侧老人曾卧辙,拜迎相顾倍怡然。
民居城栅尽非元,唯有江山似昔年。
听讼棠阴遗旧址,按行台旆照晴川。
重来自喜恩威洽,别后常嗟岁月迁。
道侧老人曾卧辙,拜迎相顾倍怡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怿所作的《和康提刑过康州》。诗中,作者通过描绘康州民居的变化,表达了对往昔江山依旧的感慨。"民居城栅尽非元"一句,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人事的更迭,昔日的景象已不复存在。"听讼棠阴遗旧址,按行台旆照晴川"则描绘了提刑官在旧时审案之地——棠阴留下的足迹,以及他在晴朗江边巡视的场景,体现了官府的清明与威严。
"重来自喜恩威洽"表达了诗人对于康州百姓受到公正治理的欣慰,而"别后常嗟岁月迁"则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最后两句"道侧老人曾卧辙,拜迎相顾倍怡然"描绘了一位老者见到提刑官时的喜悦和敬意,展现了人情的淳朴和官员与百姓之间的和谐关系。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怀,寓情于事,展现了宋代官员的勤政爱民和地方社会的安宁景象,具有浓厚的历史人文气息。
过宋不见元城公,渡淮不见陈了翁。
当时人人皆太息,至今海内倾高风。
老夫七十居乡县,龌龊龙钟何足见。
辱君雪里来叩门,自说辛勤求识面。
我得茶山一转语,文章切忌参死句。
知君此外无他求,有求宁踏三山路。
佳园寂无人,满地梅花香。
闲来曳拄杖,腊月日已长。
朱桥架江面,栏影摇波光。
奇哉小垂虹,梦破鲈鱼乡。
汀鹭一点白,烟柳千丝黄。
便欲唤钓舟,散发歌沧浪。
可怜隔岸人,车马日夜忙。
我归门复掩,寂历挂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