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潘次耕太史·其三》
《送潘次耕太史·其三》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相见佗城识玉珂,金装未及陆生多。

紫云割尽羚羊石,沉水薰馀孔雀罗。

越女自甘婚媾失,明妃谁奈画图何。

琵琶马上纷无数,出塞看伊逐紫驼。

(0)
鉴赏

此诗《送潘次耕太史(其三)》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描绘了与友人潘次耕分别时的场景与内心情感。

首联“相见佗城识玉珂,金装未及陆生多”,以“玉珂”象征友人的尊贵身份,与“金装”相呼应,暗示友人身着华丽服饰。然而,“未及陆生多”一句,暗含对比之意,似乎在说友人的装饰虽美,却不及古代学者陆生的风雅与内涵丰富。

颔联“紫云割尽羚羊石,沉水薰馀孔雀罗”,运用生动的自然景象和物品来营造氛围。紫云象征着神秘与美丽,羚羊石则寓意珍贵与纯洁,沉水香与孔雀罗则代表了高雅与奢华。这两句通过描绘这些美好的事物,表达了对友人离去后留下的美好记忆与怀念。

颈联“越女自甘婚媾失,明妃谁奈画图何”,借用了历史人物的故事,越女与明妃分别代表了古代女性的悲剧命运。越女因婚事而失落,明妃则因画图而被描绘成悲剧形象。这两句表达了对友人离去后,留下的情感空缺与内心的哀愁。

尾联“琵琶马上纷无数,出塞看伊逐紫驼”,以琵琶声与出塞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琵琶是古代乐器,常与离别、思乡之情相关联。出塞则是古代文人表达对远方、对未知世界向往或离别之情的常见意象。这里的“逐紫驼”可能是指友人离开,走向远方,留下诗人独自思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与怀念之情,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感慨。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寄晦庵二首·其一

道大谁能与,才难圣所叹。

浮云虽暂掩,宝气不终蟠。

走卒称司马,苍生起谢安。

纵无临贺送,当有翰林观。

(0)

寄李处州

近别遂累日,逢人空附书。

虽能道所以,未辱报何如。

千里江山外,一春风雨馀。

梦成同泛宅,起欲命篮舆。

(0)

病中即事十五首·其六

莽莽前山隔,冥冥独树遮。

断行迷白鹭,垂翅湿归鸦。

暝色看仍合,羁愁望愈赊。

不应缘一病,全失醉生涯。

(0)

雨中遣兴呈远斋父子孙丈昆仲

睡思昏然昼掩门,觉来山雨已翻盆。

黄梅应熟骚人念,绿野可耕田父言。

林外竹鸡时自语,阶前花鸭故相喧。

诗材满眼费驱使,此事合输刘与孙。

(0)

咏蕙

莫与兰争长,风期本自同。

俱高汉赋上,并录楚词中。

斛种当书屋,篮移自佛宫。

更馀千个竹,相与慰诗穷。

(0)

和祖上人见贻

久客黄金尽,思归白发添。

春泥妨驿路,细雨泊僧檐。

骤喜诗情浃,还增酒律严。

云山会终往,瓶锡岂长淹。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