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与兰争长,风期本自同。
俱高汉赋上,并录楚词中。
斛种当书屋,篮移自佛宫。
更馀千个竹,相与慰诗穷。
莫与兰争长,风期本自同。
俱高汉赋上,并录楚词中。
斛种当书屋,篮移自佛宫。
更馀千个竹,相与慰诗穷。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咏蕙》,通过对蕙草的描绘,展现了其低调谦逊的品质和在文学中的地位。"莫与兰争长,风期本自同",诗人强调蕙草不与兰花竞逐高雅,它们的品性与兰花相近,都追求自然的风致。"俱高汉赋上,并录楚词中",进一步指出蕙草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享有崇高的地位,被提及于汉赋和楚辞之中。
"斛种当书屋,篮移自佛宫",这两句描绘了蕙草被种植在书斋和佛寺,寓意其不仅为文人墨客所爱,也受到僧侣们的敬重。"更馀千个竹,相与慰诗穷",最后以众多的竹子相伴,烘托出蕙草能给诗人带来精神上的慰藉,即使在诗歌创作陷入困境时,也能给予灵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赞美蕙草的特性,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植物的欣赏和对其文化象征意义的认同。
秋阳肆酷,划地奔雷。洗涤袢襟,喜而不寐。
懿德山王赠之以偈:大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攧崖泉漱玉,尝稻雪翻匙。
咿呜咿,谁知艰棘际,复见太平时。
拄杖子,暗中闻得,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暑退凉生前路活,化龙一跃出天池,赢得庞公笑展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