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晦庵二首·其一》
《寄晦庵二首·其一》全文
宋 / 赵蕃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道大谁能与,才难圣所叹。

浮云虽暂掩,宝气不终蟠。

走卒称司马,苍生起谢安。

纵无临贺送,当有翰林观。

(0)
注释
道大:大道无比宽广。
与:相比。
才难:卓越的才能。
圣所叹:圣人也会赞叹。
浮云:比喻短暂的困难或阻碍。
宝气:内在的价值。
蟠:隐藏。
走卒:普通士兵。
称:称为。
司马:古代官职,此处象征有能力的人。
苍生:百姓。
谢安:东晋名臣,以智谋著称。
临贺:地名,此处可能指代送别之地。
翰林:古代官职,常指文学之士。
翻译
大道宽广无人能及,卓越才华连圣人都赞叹。
尽管浮云暂时遮蔽,但真正的价值不会永远隐藏。
即使最普通的士兵也能成为司马,百姓也会像看待谢安一样敬仰。
即使没有临贺那样的送别,也必定会有翰林来欣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对中国古代道德与才能的深刻感慨。首句“道大谁能与”表达了大道至高无上,无人能完全理解和实践的境况,暗含对道德境界的崇高追求。次句“才难圣所叹”则强调了人才的难得,即使是圣贤也会为之赞叹。

接下来,“浮云虽暂掩”以浮云比喻世事的暂时变化,暗示才华如同宝气,即使被一时遮蔽,其内在价值不会因此而改变。“宝气不终蟠”进一步强调了这种不朽的本质。诗人将司马(古代官职)与走卒相提并论,意在指出即使是最普通的人也可能展现出非凡才能,如司马懿般的智慧,这在“走卒称司马”中得以体现。

最后两句“苍生起谢安”借古人的例子,将百姓对贤能者的期待比作谢安那样的宰相,表达了人民对于杰出人物的期盼。诗人以“纵无临贺送,当有翰林观”收尾,意思是即使没有像临贺那样的显赫人物来送行,也必定会有像翰林那样的学士关注和赞赏,表达了对晦庵才华的肯定和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和类比,赞扬了晦庵的才华,并寄寓了对他的未来成就的期望,体现了诗人对道德与才情的崇尚以及对人才的珍视。

作者介绍

赵蕃
朝代:唐

猜你喜欢

伏虎寺

良友百年新,芳游十日共。

苍壁联跻攀,清湍竞挥弄。

云来万壑平,风过千山动。

奇处合中分,归作平生梦。

(0)

友人惠酒殊佳用清光滑辣四字为韵以谢·其四

冠豸取能触,佩剑取能割。

饮酒移气体,我亦嗜清辣。

举白欲下咽,丹腑已通达。

温温坎离间,正气自旋斡。

于焉养真勇,险语犯天闼。

千钟建太平,岂徒为消渴。

(0)

送何子应二首·其一

送客江头水渐生,客愁无那亦相缨。

一离夔子真成别,欲过岑公且勿行。

小舞清歌元有兴,绿杨青草正关情。

背人归去春无赖,未害开怀斗酒兵。

(0)

寓居

身世漂流付等闲,向来感慨鬓毛斑。

唤船载梦西兴渡,借屋盛书北固山。

开到黄花风渐锐,照残清野月频弯。

江流送我东来了,何日潮头送我还。

(0)

代送徐侍郎赴召

大厦谁堪任栋梁,试留斋舰问行藏。

朝廷议论如春雨,吴蜀人才似夕阳。

三渐何曾投砭剂,五寒今望起膏肓。

拟看相业磨崖在,却到浯溪话别觞。

(0)

呈广西张提刑

陆续城边按部归,梅花随处扑征騑。

溪山有助吟题遍,狱市无冤讼牒稀。

竹屋听猿眠碎月,莎庭引鹤步斜晖。

莫嫌瘴雾侵湘客,满路风霜冷枲衣。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