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看坞一聚,到只屋三间。
妪姓随墩在,僧廊得藓殷。
秋浓山照阁,雨足水侵关。
依旧刺船去,回瞻树杪栏。
遥看坞一聚,到只屋三间。
妪姓随墩在,僧廊得藓殷。
秋浓山照阁,雨足水侵关。
依旧刺船去,回瞻树杪栏。
这首诗描绘了王婆墩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首句“遥看坞一聚,到只屋三间”以远观与近至的视角对比,描绘出王婆墩的静谧与简朴。接着,“妪姓随墩在,僧廊得藓殷”两句,将历史的痕迹与自然的生长巧妙融合,展现出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延续。
“秋浓山照阁,雨足水侵关”则进一步渲染了季节与环境的氛围,秋意浓厚,山光照耀着亭阁,雨水充盈,水浸润着关隘,生动地描绘了一幅自然与人文相互映衬的画面。最后,“依旧刺船去,回瞻树杪栏”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依恋与不舍,即使离去,心中仍留有对这里的美好回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王婆墩及其周边景物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感悟,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
久倦川涂曲,忽此望淮圻。
波长泛淼淼,眺迥情依依。
稍觉金乌转,渐见锦帆稀。
欲知仁化洽,讴歌满路归。
驰马渡河干,流深马渡难。
前逢锦车使,都护在楼兰。
轻骑犹衔勒,疑兵尚解鞍。
温池下绝涧,栈道接危峦。
拓地勋未赏,亡城律讵宽。
有月关犹暗,经春陇尚寒。
云昏无复影,冰合不闻湍。
怀君不可遇,聊持报一餐。
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
事盛蛟龙见,恩深犬马知。
馀生傥可续,终冀荅明时。
平旦入西园,梨花数株若矜夸。
旁有一株李,颜色惨惨似含嗟。
问之不肯道所以,独绕百匝至日斜。
忽忆前时经此树,正见芳意初萌牙。
奈何趁酒不省录,不见玉枝攒霜葩。
泫然为汝下雨泪,无由反旆羲和车。
东风来吹不解颜,苍茫夜气生相遮。
冰盘夏荐碧实脆,斥去不御惭其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