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出颍至淮应令》
《奉和出颍至淮应令》全文
隋朝 / 蔡允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久倦川涂曲,忽此望淮圻。

波长泛淼淼,眺迥情依依。

稍觉金乌转,渐见锦帆稀。

欲知仁化洽,讴歌满路归。

(0)
注释
久倦:长时间疲倦。
川涂:河流和道路。
忽此:忽然在这里。
淮圻:淮河两岸。
波长:波浪宽广。
泛淼淼:水面广阔无垠。
眺迥:远望。
情依依:情感依恋。
稍觉:渐渐察觉。
金乌:太阳(因其在日落时像乌鸦,故称)。
转:落下。
锦帆:装饰华丽的船帆。
仁化:仁政教化。
洽:融洽,深入人心。
讴歌:歌唱赞美。
满路归:沿途都是欢歌笑语。
翻译
长久以来厌倦了曲折的水路旅程,突然在此处远望淮河两岸。
波涛浩渺,视野开阔,心情依恋不舍。
渐渐感觉到太阳西沉,远方的船只也越来越少。
想要了解这里的仁政深入人心,只需听那沿途的歌声,人们都满怀喜悦地归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长时间的航行带来的疲惫,以及突然之间对远方淮河之滨的向往。"波长泛淼淼"形象地表达了水波连绵、广阔无垠的情景,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心中的忧郁和无尽的思念。"眺迥情依依"则透露出诗人的愁绪不断,情感深厚。

诗中“稍觉金乌转”一句,通过对太阳位置变化的观察,暗示了时间的推移,也映射出诗人内心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渐见锦帆稀"则描绘出了远处逐渐出现的船帆,给人以希望和美好的预兆。

最后两句“欲知仁化洽,讴歌满路归”表达了诗人对于仁政和文化熏陶的向往,以及通过歌唱来抒发内心的情感,最终在旅途中找到归宿。这不仅是对外部世界的期待,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美好事物的渴望。整首诗流露出浓郁的怀乡之情和对远方美景的向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蔡允恭

蔡允恭
朝代:隋朝

蔡允恭(约561—约628)隋末唐初官吏、文学家。字克让,蔡叔度24世裔,荆州江陵(今属湖北)人。西梁左民尚书蔡大业之子,蔡大宝侄子,美姿容,有风采,善缀文。未及仕而梁为隋所灭,由于长安与虞世南相友善,邀为隋炀帝从官。仕隋,历起居舍人,炀帝属词赋,多令讽诵之。允恭以年老恳乞悬车赐归,卒于家,时贞观某年正月念七日也,葬龙溪新恩里屿头山,有御史吴燧大书“登瀛”二字镌于墓前左大石上,其地因名曰登瀛,今墓尚存,子孙环庐而处者。
猜你喜欢

道坚母哀词

道坚母在时,随我游五泄。

适当大雪辰,衣湿不能热。

道坚解衣我,絮厚百铢绵。

云是母氏慈,每出必纫缀。

有妇非不勤,母自嗜据拮。

去此不五春,母与子长别。

子来属哀篇,忽值天雨雪。

春候思桑条,秋至感鸣祼。

念昔湿衣裳,命管忘好拙。

(0)

哭闵子善

前年我作石城客,送君渡江买浮宅。

去年我却归山中,闻君又踏石城石。

今年人从石城来,曾说君躯病欲颓。

常想天涯瘦躯影,谁知削影投蒿莱。嗟乎!

闵生一死无不可,可怜老母家中饿。

面皮皱剥叠成文,泪滴欲流两边过。

自从儿作浪游子,倚闾望杀廿年矣。

尚谓无夫更有儿,有儿更向他乡死。

母乎母乎悲莫啼,四山崩裂风凄凄。

山崩风凄母不久,谁当掩儿又掩母。

(0)

寄徐茂吴

摄瑑江城事已非,宦情原与世情违。

归来负郭无田宅,到处寒波有钓矶。

啼鸟似关愁客语,乱云如曳故人衣。

知君词笔频年健,几向秋空咏落晖。

(0)

送毛懋新山人归河南

落拓怜吾友,知音聋俗稀。

天秋一鸿动,人老外黄归。

客梦迷吹角,闲情入捣衣。

送君邮树转,寒雨正霏霏。

(0)

东居杂诗十九首·其十八

秋千院落月如钩,为爱花阴懒上楼。

露湿红蕖波底袜,自拈罗带淡蛾羞。

(0)

冬日杂诗以仰视皇天白日速为韵·其一

此日不足惜,去我逝安往?

山风剥庭叶,晚意太卤莽。

宁知吾送汝,对景聊俯仰。

经行万马中,驻足看扰攘。

乃于瞥然际,而作攫取想。

用意如许毒,所得徒自罔。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