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倦川涂曲,忽此望淮圻。
波长泛淼淼,眺迥情依依。
稍觉金乌转,渐见锦帆稀。
欲知仁化洽,讴歌满路归。
久倦川涂曲,忽此望淮圻。
波长泛淼淼,眺迥情依依。
稍觉金乌转,渐见锦帆稀。
欲知仁化洽,讴歌满路归。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长时间的航行带来的疲惫,以及突然之间对远方淮河之滨的向往。"波长泛淼淼"形象地表达了水波连绵、广阔无垠的情景,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心中的忧郁和无尽的思念。"眺迥情依依"则透露出诗人的愁绪不断,情感深厚。
诗中“稍觉金乌转”一句,通过对太阳位置变化的观察,暗示了时间的推移,也映射出诗人内心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渐见锦帆稀"则描绘出了远处逐渐出现的船帆,给人以希望和美好的预兆。
最后两句“欲知仁化洽,讴歌满路归”表达了诗人对于仁政和文化熏陶的向往,以及通过歌唱来抒发内心的情感,最终在旅途中找到归宿。这不仅是对外部世界的期待,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美好事物的渴望。整首诗流露出浓郁的怀乡之情和对远方美景的向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道坚母在时,随我游五泄。
适当大雪辰,衣湿不能热。
道坚解衣我,絮厚百铢绵。
云是母氏慈,每出必纫缀。
有妇非不勤,母自嗜据拮。
去此不五春,母与子长别。
子来属哀篇,忽值天雨雪。
春候思桑条,秋至感鸣祼。
念昔湿衣裳,命管忘好拙。
前年我作石城客,送君渡江买浮宅。
去年我却归山中,闻君又踏石城石。
今年人从石城来,曾说君躯病欲颓。
常想天涯瘦躯影,谁知削影投蒿莱。嗟乎!
闵生一死无不可,可怜老母家中饿。
面皮皱剥叠成文,泪滴欲流两边过。
自从儿作浪游子,倚闾望杀廿年矣。
尚谓无夫更有儿,有儿更向他乡死。
母乎母乎悲莫啼,四山崩裂风凄凄。
山崩风凄母不久,谁当掩儿又掩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