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家鸣鹅雁,突冷无晨炊。
大贫丐小贫,安能不相嗤。
幸存颜氏帖,况有陶公诗。
乞米与乞食,皆是前人为。
举家鸣鹅雁,突冷无晨炊。
大贫丐小贫,安能不相嗤。
幸存颜氏帖,况有陶公诗。
乞米与乞食,皆是前人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贷米于如晦》,通过描绘家庭贫困,连早晨的炊烟都难以供应的场景,诗人表达了生活的艰辛和对贫困之人的共情。他以颜回的节俭自励,又提及陶渊明的诗篇,暗示即使在艰难时刻,仍有精神食粮支撑。诗人认为,无论是向人借贷米粮还是讨饭,都是前人生活状态的写照,体现了古人面对困苦时的坚韧和对传统美德的坚守。整体上,这首诗寓含了对贫困的理解和对历史经验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