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春情先漏泄,爱绾同心结。
唤作莫愁愁不绝,须未是,愁时节。
才学避人帘半揭,也解秋波瞥。
篆缕难烧心字灭,且拜了,初三月。
小小春情先漏泄,爱绾同心结。
唤作莫愁愁不绝,须未是,愁时节。
才学避人帘半揭,也解秋波瞥。
篆缕难烧心字灭,且拜了,初三月。
这首清代朱彝尊的《四和香》是一首闺情词,通过对春天景色和女子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主人公微妙的情感变化。"小小春情先漏泄",以春天的微风吹动少女的心事,暗示爱情的萌芽;"爱绾同心结",表达了她对爱情的珍视和期待。
"唤作莫愁愁不绝",引用古代美女莫愁的典故,表达女子内心的忧虑和无法排遣的愁绪,但并非真正的忧愁,而是青春的娇羞与期待。"须未是,愁时节"进一步强调,这种情感还处在朦胧阶段,并非深沉的哀愁。
"才学避人帘半揭,也解秋波瞥",描绘女子在掩饰自己情感的同时,眼神中流露出的含情脉脉,暗示着她对爱人的关注和试探。"篆缕难烧心字灭",借篆刻寓意爱情难以磨灭,即使香烟袅袅,也无法熄灭她心中的爱意。
最后,"且拜了,初三月",以月相为引,表达女子在静夜中对爱情的虔诚祈祷,仿佛对着初升的弯月许下心愿,期盼爱情的圆满。
整体来看,这首词语言婉约,情感细腻,通过一系列生动的细节,刻画了一个含蓄而深情的少女形象,展现了清代闺秀的内心世界。
聊把芳尊,殷勤劝、斜阳休坠。
吾老矣,难从仙客,采丹丘李。
且趁风光一百五,园林尚有残红缀。
更忉忉、百舌对般春,声能美。鸾钗绊,游丝细。
鸳袖惹,香尘腻。想吴姬越女,踏青才尔。
争似江南樗枥社,俚歌声拂行云里。
又枝头、梅子正酸时,莺知未。
已是三堪乐,更是百无忧。
山朋溪友呼酒,互劝复争酬。
钓水肥鲜鳊鳜,采树甘鲜梨栗,䆉稏一齐收。
树底飞轻盖,溪上放轻舟。笑鸱夷,名已谢,利还谋。
蜗蝇些小头角,何事被渠钩。
春际鹭翻蝶舞,秋际猿啼鹤唳,物我共悠悠。
倚棹明当发,归梦落三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