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府青霞上,云屏仙掌开。
金支非幻影,玉女此香台。
白日天门皎,玄泉地底洄。
恍然鸾鹤驾,时与朗风来。
洞府青霞上,云屏仙掌开。
金支非幻影,玉女此香台。
白日天门皎,玄泉地底洄。
恍然鸾鹤驾,时与朗风来。
这首诗描绘了张公洞的神秘与壮丽景象。诗人以“洞府青霞上,云屏仙掌开”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仙境般的境界,青霞与云屏相映,仙掌开启,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金支非幻影,玉女此香台”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洞府内的神圣与庄严,金光闪耀并非虚幻,玉女在此设香台,增添了神秘色彩。
“白日天门皎,玄泉地底洄”则展现了洞府内外的对比与和谐,白天阳光照耀下的天门明亮洁净,而地底深处的玄泉却在缓缓回旋,动静结合,富有韵律感。最后,“恍然鸾鹤驾,时与朗风来”以鸾鹤驾临和清风相伴的场景收尾,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表达了诗人对洞府中自然与灵性的深切感悟,以及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神秘又壮丽的洞府世界,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和深刻理解。
学顽未到顽之孙,再拜顽庵求入门。
当时此老有何说,火后茎茅今尚存。
人贫信是思旧债,一饭重寻香积界。
堂上未瞻痴绝翁,溪头已见随流菜。
惟顽显顽分不分,以水投水无留文。
地炉火暖坐自睡,金博朝参寒起云。
与君相个君莫逆,向来不疏今不密。
明朝山住云自飞,后会有无俱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