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馀姚知县陈最寺丞》
《送馀姚知县陈最寺丞》全文
宋 / 郑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美渥卿为佐,清谈县得才。

人从日边别,舟渡鉴中来。

食案资鲑禀,公田剩酒材。

秋馀一凭槛,江海遍楼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yáozhīxiànchénzuìchéng
sòng / zhèngjiǎn

měiqīngwèizuǒqīngtánxiàncái

réncóngbiānbiézhōujiànzhōnglái

shíànguībǐnggōngtiánshèngjiǔcái

qiūpíngkǎnjiānghǎibiànlóutái

翻译
美渥卿辅佐有方,清谈之中显才智。
人们从日出的地方离去,乘船而来映照在镜子般的水面。
餐桌上食物丰富,鲑鱼供应充足,公田剩余的酒也足够畅饮。
秋天过后,倚靠栏杆远眺,江海景色尽收眼底,楼阁亭台连绵一片。
注释
美渥卿:赞美对方的官员。
佐:辅佐。
清谈:高雅的交谈。
县:通‘悬’,指悬挂、展示。
才:才能。
日边:比喻东方或朝廷。
渡:渡过。
鉴:镜子,这里形容水面如镜。
鲑禀:鲑鱼供应。
公田:官田。
剩酒材:剩余的酿酒材料。
秋馀:秋季过后。
凭槛:倚靠栏杆。
江海:泛指广阔的江河与海洋。
楼台:楼阁亭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戬为送别余姚知县陈最寺丞而作,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和离别的感慨。首句“美渥卿为佐”赞扬了陈最的才能和地位,暗示他在朝廷中有较高的声望;“清谈县得才”则称赞他的口才与智慧,能在清谈之中展现才华。

“人从日边别”运用了比喻,将朝廷比作日边,表达了陈最即将离开京城前往县令任上的情境,富有诗意。“舟渡鉴中来”进一步描绘了他乘船出行,如镜湖中的景象,给人以宁静而深远的印象。

“食案资鲑禀,公田剩酒材”两句写到陈最在地方任职,生活简朴但富有,鲑鱼和公田的酒足以供给日常所需,体现了其为官清廉的形象。

最后,“秋馀一凭槛,江海遍楼台”描绘了秋天过后,陈最在县衙凭栏远眺,视野所及尽是江海与楼台,展现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山水的热爱,也寓含了对友人的祝福。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既是对友人的赞美,也是对友人仕途的期许,充满了浓厚的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郑戬
朝代:宋

(992—1053)苏州吴县人,字天休。仁宗天圣三年进士。累官知审刑院,迁起居舍人、权知开封府。为政有能绩,以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改枢密副使,为宰相吕夷简所忌,以资政殿学士知杭州。迁给事中,累徙永兴军,奏岁减输木二十余万,又奏罢括籴,治豪恶甚严。后为吏部侍郎,拜奉国军节度使。卒谥文肃。
猜你喜欢

示宝觉

宿雨转歊烦,朝云拥清迥。

萧萧碧柳软,脉脉红蕖靓。

默卧如有怀,荒乘岂无兴。

幽人适过我,共取墙阴径。

(0)

送彦珍

挟策穷乡满鬓丝,陂田荒尽岂尝窥。

未应谷口终身隐,正合菑川举国推。

握手百忧空往事,还家一笑即芳时。

柘冈定有辛夷发,亦见东风使我知。

(0)

垂虹亭

坐觉尘襟一夕空,人间似得羽翰通。

暮天窈窈山衔日,爽气骎骎客御风。

草木韵沉高下外,星河影落有无中。

飘然更待乘桴伴,一到扶桑兴未穷。

(0)

次韵张唐公马上

揭节初悲力不任,赐身终愧谬恩临。

病来气弱归宜早,偷取官多责恐深。

膏泽未施空谤怨,疮痍犹在岂讴吟。

黄昏信马江城路,欲访何人话此心。

(0)

春雨

城云如梦柳僛僛,野水横来强满池。

九十日春浑得雨,故应留润作花时。

(0)

初晴

幅巾慵整露苍华,度陇深寻一径斜。

小雨初晴好天气,晚花残照野人家。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