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彦珍》
《送彦珍》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挟策穷乡满鬓丝,陂田荒尽岂尝窥。

未应谷口终身隐,正合菑川举国推。

握手百忧空往事,还家一笑即芳时。

柘冈定有辛夷发,亦见东风使我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yànzhēn
sòng / wángānshí

xiéqióngxiāngmǎnbìnbēitiánhuāngjìnchángkuī

wèiyìngkǒuzhōngshēnyǐnzhèngchuānguótuī

shǒubǎiyōukōngwǎngshìháijiāxiàofāngshí

zhègāngdìngyǒuxīnjiàndōngfēng使shǐzhī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题为《送彦珍》。王安石在诗中以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手法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句“挟策穷乡满鬓丝”描绘了一位头发斑白、手持禾稼(挟策)在贫穷乡村中行走的情景,通过这个形象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沧桑。接下来的“陂田荒尽岂尝窥”则写出了田野荒废,一片荒凉之景,反映出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逃避的心态。

第三句“未应谷口终身隐”表达了诗人想要终生隐居于山谷之间,不问世事的愿望。紧接着的“正合菑川举国推”则是说隐居之地,恰好可以观照整个国家的盛衰,这里的“举国推”暗示着诗人虽然身处一方,但心系天下。

中间两句“握手百忧空往事,还家一笑即芳时”,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回顾过去的种种往事,尽管充满忧虑,但朋友之间的一笑,却使得这段时间变得格外珍贵。

最后两句“柘冈定有辛夷发,亦见东风使我知”则写出了春天到来时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以及诗人从中感受到生命力的觉悟。这里的“柘冈”指的是山谷之中的小溪,“辛夷”是一种花卉,它们在春天绽放,象征着希望和新生的主题。

王安石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也透露出他内心对于自然、生命和社会的独到感悟。这不仅是对友人的送别之作,更是诗人个人情感与哲思的流露。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萧武子以诗见贻次韵答之

与君晋阳日,倾盖结深欢。

太行山色古,汾水朝阴寒。

陵谷有时变,不渝惟寸丹。

咫尺秋风起,君应振羽翰。

即蹶君仍在,宁足挂眉端。

祖鞭吾先着,翻疑多此官。

南州高士榻,信宿尚堪安。

世态羞鸱鼠,交情自凤鸾。

男儿重意气,母悲行路难。

士为知己死,念之发永叹。

(0)

武夷十咏·其一玉女峰

五色苔花当绣襦,朝云暮雨锁模糊。

清溪照出蛾眉影,错认湖中大小姑。

(0)

同幼孺马上见桃花

寂寂山家半掩门,却怜春色满荒园。

同行不觉旗亭远,看尽桃花又一村。

(0)

夜坐怀玉生·其一

冷衾如水室如冰,未尽更筹欲尽灯。

回首旧游多感慨,双双骑马戏金陵。

(0)

桃叶渡访张幼于

淮水东边杨柳新,白头犹醉曲中春。

尊前试看红妆女,谁是当年劝酒人。

(0)

游仙词寿陈汝大·其二

山自苍苍海自流,难将甲子记春秋。

群真岁岁称觞日,但见黄花满洞幽。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