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悯日杂言》
《悯日杂言》全文
明 / 沈周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日既去,日复来,来如赴,去如颓。

来是谁约,去是谁推。

一来一去,彼此自禅续,无与我与,何故使我心惊猜。

似乎少年有根是汝拔,老丑无种是汝栽。

百年所算三万六千日,自我而数指作枚。

我今行年已七十,历日二万五千枚。

所该百而去七大大半,又复使我心惊呆。

虽欲不惊呆,猛见霜丝雪缕垂两腮。

何况人生不满百,疾乌捷兔又如此而相催。

我思天地灵长之气,十二万九千六百年,然后运穷劫尽荡而为灰。

吾人亦谓参三才。胡乃其气短索,不得相追陪。

准天地而言人,眇尘海之一埃。

嘅岁月之玩人,同古今而一雷。

我无长绳系日住,亦无长戈挥日回。

亦不知学仙能久视,亦不知托佛能轮回。

而今而后,去之日付一杯,来之日付一杯。

不忧罄其瓶、耻其罍。

春暖秋凉、山边水隈,访黄菊、寻白梅。

秋月自与吾虑净,春云自与吾怀开。

昼游之地吾蓬莱,夕息之处吾夜台。

以殇视我吾老大,以彭视我吾婴孩。

信寿夭吾何以外,请享此见在,不乐胡为哉。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悯日杂言》是一首寓言诗,借日出日落的自然现象,抒发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感慨。诗中以日出日落比喻生命的循环,日去日来象征时光流逝,"少年有根是汝拔,老丑无种是汝栽"形象地表达了生命的生长和衰老。诗人感叹自己已届七十高龄,时间匆匆,"百年所算三万六千日",感叹生命消逝之快。

诗中提到天地的长久与人的渺小,"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与"眇尘海之一埃"形成鲜明对比,表达出对生命的无奈和对岁月无情的哀叹。诗人虽然无法挽留时光,但选择以豁达的态度面对,"去之日付一杯,来之日付一杯",享受当下,欣赏四季变换,寻找生活的乐趣。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通过对日的怜悯,映射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沈周的人生哲学和超脱态度。

作者介绍
沈周

沈周
朝代:明   字:启南   号:石田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生辰:1427~1509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猜你喜欢

菊枕用元人韵

艳摘东篱正傲霜,西风高枕纳新凉。

一囊馥郁笼寒色,三径依稀梦晚香。

月影满身人太瘦,秋声到耳夜初长。

餐英更酿重阳酒,醉卧从教涤俗肠。

(0)

闻雁

只道霜应落,宁知雁已飞。

寒空千响咽,独夜一灯微。

到我门前水,逢人月下机。

莫因无字去,须得有书归。

(0)

支离四首·其二

爱菊嫌篱破,编篱护菊来。

前年新种树,一半老成材。

何处海潮汐,有车雷往回。

闭门甘寂寞,怀古一登台。

(0)

杂诗四首·其二

终日营华服,服成人已老。

终日营大田,田多生细草。

何为世间人,力与天争巧。

长安尘满城,炎天日杲杲。

何不典清酒,莫自使枯稿。

(0)

杂诗四首·其一

汲井下银瓶,起瓶月上手。

泻水入银杯,举杯月亦有。

纳之心与肠,足可转八九。

八九转无端,扪之清且寒。

谁谓心肠中,不能如井宽?

(0)

惜分飞.惜别

帘卷东风寒月小。吹落残红多少。露湿三更草。

梦魂惊断渔阳道。重剔银灯天又晓。

对镜愁蛾难扫。莫恨云山渺。声声杜宇催归早。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