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前期又后期,文章得失总难知。
三秋客思连云栈,万里乡愁两鬓丝。
残照满衣归店早,乱山围梦到家迟。
鸡声未唱人争起,可似金门射策时。
蜀道前期又后期,文章得失总难知。
三秋客思连云栈,万里乡愁两鬓丝。
残照满衣归店早,乱山围梦到家迟。
鸡声未唱人争起,可似金门射策时。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汪仲洋所作的《武连驿用陆放翁韵》,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蜀道行程的回忆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首句“蜀道前期又后期”,通过对比“前期”与“后期”,暗示了诗人旅途中的不同阶段,既有早年的经历,也有后来的回味。
“文章得失总难知”暗指诗人在蜀道上的文学创作,虽然努力,但成就与否难以定论,流露出对才华是否被认可的感慨。接下来,“三秋客思连云栈,万里乡愁两鬓丝”,描绘出秋天的旅人思绪如云般缭绕在栈道之上,万里之外的故乡情愁让诗人双鬓添霜,形象地展现了深深的思乡之情。
“残照满衣归店早,乱山围梦到家迟”写诗人急于归家,即使夕阳西下,也早早回到旅店,然而梦境中却被乱山阻隔,迟迟不能抵达,表达了对家乡的渴望和现实的无奈。最后一句“鸡声未唱人争起,可似金门射策时”,以鸡鸣时分众人忙碌的场景,反衬出诗人对昔日科举考试(金门射策)时光的怀念,那时的勤奋与期待与眼前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蜀道旅程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期盼,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浪迹人间。喜闻猿楚峡,学剑秦川。
虚舟泛然不系,万里江天。
朱颜绿鬓,作红尘、无事神仙。
何妨在、莺花海里,行歌闲送流年。
休笑放慵狂眼,看闲坊深院,多少婵娟。
燕宫海棠夜宴,花覆金船。
如椽画烛,酒阑时、百炬吹烟。
凭寄语、京华旧侣,幅巾莫换貂蝉。
士固未易料,世乃有若人。
高标与旷怀,岂复容疏亲。
邂逅京尘中,握手一笑新。
我虽读古书,妙处愧斲轮。
敢学狂接舆,歌凤笑泣麟。
空持鼻端垩,庶几遇郢斤。
独立临洪流,欲济茫无津。
君其幸教之,勿弃老病身。
不用塞黄河,不用出周鼎。
但愿酒满家,日夜醉不醒。
不用冠如箕,不用印如斗。
但愿身强健,朝暮常饮酒。
造物不少恕,虐戏逐段新。
坐令古铜榼,经月常生尘。
平生得酒狂无敌,百幅淋漓风雨疾。
造物欲以醒困之,此老醒狂君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