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母泉台久寂寥,香魂应念女儿娇。
月中顾兔难离腹,风里杨花易失条。
汝母泉台久寂寥,香魂应念女儿娇。
月中顾兔难离腹,风里杨花易失条。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哭稚女雁(其十五)》。诗中以哀婉的笔触,描绘了对已故幼女的深切怀念与悲痛之情。
首句“汝母泉台久寂寥”,以“汝母”称呼亡女,表达了对女儿的深情呼唤,同时暗示女儿已逝,母亲在另一个世界感到孤独寂寞。“泉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阴间地府,此处借指亡灵所在之地。这一句既表达了对女儿的思念,也流露出对亡灵世界的哀怜。
次句“香魂应念女儿娇”,“香魂”指的是亡者的灵魂,这里用以形容女儿的灵魂纯净美好。“应念”则表达了诗人相信女儿的灵魂会怀念自己,体现了深厚的亲情。同时,“女儿娇”三字生动地描绘出女儿生前的可爱形象,充满了温馨与怀念。
接下来两句“月中顾兔难离腹,风里杨花易失条”,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来表达情感。第一句“月中顾兔难离腹”中的“顾兔”是指月亮上的兔子,这里象征着女儿的纯洁与无辜。诗人想象女儿在月宫中顾念着自己的母亲,难以割舍这份亲情,表达了女儿对母亲的深深依恋和不舍。第二句“风里杨花易失条”中的“杨花”比喻轻盈飘逸的事物,这里用来象征女儿的生命短暂而美好。风中的杨花容易随风散落,失去了枝条的束缚,这既是对女儿生命易逝的感慨,也是对女儿美好生命的赞美。这两句诗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巧妙地寄托了诗人对女儿的无限思念和哀悼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已故幼女的深切怀念和无尽哀思,读来令人动容。
北馔厌羊酪,南庖丰笋菜。
自北初落南,几为儿所卖。
习知价廉平,百态事烹宰。
盐曦枯腊瘦,蜜渍真味坏。
就根煨茁美,岂念炮烙债。
咀吞千亩余,胸次不虿芥。
二妙各能诗,才名动江介。
诗论多佳句,脍炙甘我嘬。
因君思养竹,万籁听秋噫。
从此缮藩篱,下令禁渔采。
子瞻堂堂,出於峨眉,司马班扬。
金马石渠,阅士如墙。
上前论事,释之冯唐。
言语以为阶,而投诸云梦之黄。
东坡之酒,赤壁之笛,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解羁而归,紫微玉堂。
子瞻之德,未变於初尔,而名之曰元佑之党,放之珠厓儋耳。
方其金马石渠,不自知其东坡赤壁也。
及其东坡赤壁,不自意其紫微玉堂也。
及其紫微玉堂,不自知其珠厓儋耳也。
九州四海,知有东坡。
东坡归矣,民笑且歌。
一日不朝,其间容戈。
至其一丘一壑,则无如此道人何。
建酉金为政,摇落草木衰。
除瓜陇亩净,邵平无米炊。
满家色藜藿,诗书不賙饥。
平生晁公子,正用此时来。
定交无一物,秋月以为期。
执持荆山璧,要我雕琢之。
破斧不能柯,况乃玉无疵。
危冠论百揆,备乐奏四时。
成功彼有命,用舍君自知。
收身渺江湖,岁晚白鸟嬉。
开径蒲苇中,倚锄望君归。
闭塞乃非道,不才当尔为。
簸船綪缆北风嗔,霜落千林憔悴人。
欲问江南近消息,喜君贻我一枝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