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昨夜到渔家,江曲濛濛细雨斜。
可怪宅边桃李树,朝来不语自开花。
春风昨夜到渔家,江曲濛濛细雨斜。
可怪宅边桃李树,朝来不语自开花。
这首明代诗人佘翔的《春日口占》描绘了一幅春日清晨的渔家景象。首句“春风昨夜到渔家”,以春风的悄然降临为背景,暗示了季节的转换和生命的苏醒。次句“江曲濛濛细雨斜”,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湿润与宁静,细雨斜飞,给画面增添了几分朦胧美。
第三句“可怪宅边桃李树”,诗人对宅旁的桃李树产生了好奇,它们在春风吹拂、细雨滋润下,竟然在清晨无声无息地绽放花朵,这种自然现象让诗人感到惊讶,也流露出对春天生机盎然的赞叹。最后一句“朝来不语自开花”,通过桃李树的无声绽放,传达出春天的活力和生命的自在,寓言般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清新与生机,以及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欣赏之情。
天女来看龙树花,空香随步惹瓶沙。
烟花点缀慈云薄,韶景留连慧日斜。
鬘髻晓沾三昧雨,罗绵夜妒六铢霞。
偷衔野鹿羞尘世,共命巢禽隔海涯。
水泛暗通金母岛,风飘曾到玉皇家。
谁教博望来西域,不并蒲桃上汉槎。
兰舟急雨横银塘,水芳沙鸟滋暮凉。
烟云弥望接蜃气,楼阁失地含龙光。
于时披襟坐盘薄,爱听潇淅鸣舷艎。
座中有客偏好事,独把琵琶临醉乡。
一拢一撚有古意,欲弹未弹先断肠。
四弦嘈嘈乍入手,似与风雨随低昂。
曾传青衫泣司马,岂是紫塞啼王嫱。
孤臣忠愤重离别,壮士感激多慨慷。
鹍弦铁拨世希有,此曲杳眇尤难当。
谁裁无价紫桫椤,乃有双盘金凤凰。
我生两耳才具足,妙解那得如中郎。
老怀政尔苦冰炭,试遣陶写凭消详。
须臾返棹更东下,云物一空江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