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事荆台百万家,惟教宋玉擅才华。
楚辞已不饶唐勒,风赋何曾让景差。
落日渚宫供观阁,开年云梦送烟花。
可怜庾信寻荒径,犹得三朝托后车。
何事荆台百万家,惟教宋玉擅才华。
楚辞已不饶唐勒,风赋何曾让景差。
落日渚宫供观阁,开年云梦送烟花。
可怜庾信寻荒径,犹得三朝托后车。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作品,通过对宋玉擅才华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于古代文学才能的尊崇与怀念。诗中的“荆台百万家”暗示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文化的兴盛,而“惟教宋玉擅才华”则指出在众多家庭中,只有宋玉这样的文人才华横溢,能够代表这份文化的精髓。
“楚辞已不饶唐勒,风赋何曾让景差。”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楚辞和汉魏六朝时期文学风格的高度评价,认为它们在文学史上是无可比拟的。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自己所处时代文学水平不如古人的感慨。
“落日渚宫供观阁,开年云梦送烟花。”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通过对夕阳落下的宫殿和新年的云梦,以及春天里飘散的花瓣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季节更替的感悟。
最后,“可怜庾信寻荒径,犹得三朝托后车。”这句中提到了庾信,这位诗人的遭遇在当时颇为悲哀。尽管他才华横溢,但生平坎坷,只能通过托付于“后车”(意指依附于权贵之下)来维持自己的地位。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庾信命运的同情,同时也反映出自己对于才子遭遇的理解和共鸣。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李商隐深厚的文学功底,更透露了他对于才华与命运、时代与个人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感悟。
巉巉彼姝子,玉艳明清波。
素云裁广袖,渌水覆青罗。
秀色妙天质,清香凉思多。
驾言从之游,夜蟾生庭柯。
徘徊碧云暮,怅望采菱歌。
常恐秋节晚,零落委寒莎。
踌躇思折赠,达夕成长哦。
非君盛才藻,如此粲者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