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偶作》
《偶作》全文
清 / 李兆洛   形式: 古风

神者生于无,以气相撑支。

当其互回薄,至声发空虚。风出土囊口,披林入嵚?。

喁于递响答,高下相参差。

悠然自鸣戛,亦复不自知。

委已适所值,无为问妍媸。

绘响效厥情,因神而存之。

断竹均以窍,斲木縆以丝。

长短刻分杪,清浊研渑淄。

揉弄日渐熟,造作日益滋。

情性有远近,僧爱随纷歧。

借气喉吭间,寻声神已非。

筝琵杂前陈,自谓古所无。

岂知爰居鸟,颇乏钟鼓思。

壶公一瓠中,日月与世殊。

时时出游戏,每令见者嗤。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李兆洛的《偶作》,通过对自然现象和乐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声音艺术的独特见解。首句“神者生于无,以气相撑支”寓言般地表达了声音的起源和支撑,随后通过“风出土囊口,披林入嵚?”形象地描绘了声音的传播和共鸣。诗人进一步探讨了声音的互动和变化,如“喁于递响答,高下相参差”,并强调了音乐的自发性和无心之美,“悠然自鸣戛,亦复不自知”。

接下来,诗人将注意力转向人类对声音的创造,如“断竹均以窍,斲木縆以丝”,描述了制作乐器的过程,以及“情性有远近,僧爱随纷歧”表达不同人对音乐情感的投射。诗人指出,即使是看似新颖的筝琵等乐器,其实与自然界的鸣禽相比,“颇乏钟鼓思”,暗示了传统与创新的关系。

最后,诗人以“壶公一瓠中,日月与世殊”比喻音乐世界的独特时空,而“时时出游戏,每令见者嗤”则揭示了音乐带来的娱乐效果和观者的情感反应。整体来看,《偶作》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探讨了声音的奥秘和音乐的魅力,体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修养和独特的审美视角。

作者介绍
李兆洛

李兆洛
朝代:清

李兆洛(1769~1841) 清代学者、文学家。字申耆,晚号养一老人,阳湖(今属江苏常州市)人。嘉庆十年(1805)进士,选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改凤台知县;后主讲江阴暨阳书院达20年。著名地理学家、藏书家。本姓王,养于李氏。字申耆,晚号养一老人。阳湖(今江苏常州)人。嘉庆十年(1805)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凤台知县,在职7年,兴办教育,建凤台循理书院,创设义学。以父忧去职,遂不复出。主讲江阴书院20余年,培养人才甚多。广聚图书,博览诸学,通音韵、史地、历算、文学、考证等。藏书逾5万卷,皆手加丹铅,校
猜你喜欢

巴东

三峡隆冬树不凋,忽逢山带雨潇潇。

一湾风顺一湾利,指点奇踪慰寂寥。

(0)

皂河化险为平

高挂蒲帆巨浪中,青山如画水溶溶。

势翻云汉飞霖雨,影息蛟龙靖北风。

两岸桑麻随棹碧,一天皓月印潭空。

欲寻当日封堆处,极目田禾翠色浓。

(0)

汉口感怀

汉口凄然望落晖,伤心万里泪沾衣。

终天有恨归思切,异地浮家愿转违。

况是涪江风浪急,还疑鄂渚彩云飞。

天涯此际难分手,珍重加餐待我归。

(0)

赤崖旧宅二首·其一

不见田园路,茫然六十春。

长为台阁客,每忆故乡人。谁谓公孤贵?

依然寒士身。草庐何处在?回首但悲辛。

(0)

晚渡新喻县石子冈

石子岗头路,累累石子坡。

百年吾一到,千古几人过。

返照凝丹壑,欹桥撼碧萝。

使船轻万里,一任晚云多。

(0)

读史

随世功名迈等夷,也于竹帛姓名垂。

若教范我驰驱法,六合中间知有谁。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